第991章 教育公平再推进,机会均等梦起航

她写完最后一行,抬头对候在一旁的官员说:“设立‘育才基金’。皇室捐出百万铜钱,作为首笔款项。”

“可……富商士绅未必愿意跟进。”

“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

三日后,洛阳城南广场搭起高台。苏婉站上去时,底下已聚了上千人。她穿着素色长裙,身后挂着一幅大图——是白石村孩子抄写的《千字文》。字迹歪斜,但一笔一划都认真。

“这是我今天早上收到的。”她说,“这个孩子,每天走十里山路来上课。他的父亲病在床上,母亲靠织布养家。可他告诉我,他想当先生,教更多人认字。”

台下安静。

“有人说,民智不宜过启。”苏婉声音不高,“可我要问,谁生来就该一辈子睁眼瞎?谁的孩子天生就不配读书?”

人群中有人低头。

“我小时候,也被人说过‘女孩不必识字’。”她继续说,“可我不信。现在我能站在这里,就是因为当年没放下书。”

她顿了顿。

“从今天起,设立‘自强奖学金’。凡贫家女童成绩优异者,免学费,补家用。让她们知道,读书不是拖累,而是出路。”

台下有人抹眼睛。

一名老妇人颤巍巍举手:“我家孙女……能报名吗?”

“当然能。”苏婉走下台,握住老人的手,“只要她想学,我们就教。”

消息传开后,申报人数激增。但也出了问题。

某州上报新增学生八百人,可实地核查只找到三百。还有人家把已婚妇女报成女童,想领补贴。

苏婉召见李瑶派来的账房官。那人呈上一份报表,标出十七处疑点。

“查实后追回款项。”苏婉说,“地方官记过一次。再犯,撤职。”

她又下令推行“学籍实名制”。每个学生按手印登记,定期抽查。违规者三年内不得申领任何资助。

与此同时,新的阻力来了。

北地几个大族联合发话,称“女子读书败家风”,禁止族中女孩入学。有家长偷偷送女儿去学堂,半路被族老带人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