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翻到不满意意见汇总:“你看,主要的不满意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制度执行不到位,二是有些服务还不够便民,三是有些地方还存在不公平现象。”
“那我们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这就要用到第三维验收——问题反馈验收了。”苏锦拿出另一份文件。
问题反馈验收是最有挑战性的环节。苏锦设计了一套“抠门问题处理机制”。
“我们要建立抠门问题分类处理法。”苏锦在黑板上写字,“把问题分为三类:立即解决类、限期解决类、长期改进类。”
她解释道:“立即解决类是那些简单易解决的问题,比如某个办事窗口态度不好,某个流程不够便民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一周内解决。”
“限期解决类是那些需要一定时间和资源的问题,比如某个制度需要完善,某个服务需要改进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一个月内解决。”
“长期改进类是那些涉及根本性改革的问题,比如制度设计的缺陷,体系性的不足等等。这些问题要制定长期改进计划。”
李管家问:“大人,怎么保证这些问题真的能得到解决呢?”
“用抠门问题跟踪制度!”苏锦拿出一个大册子,“每个问题都要建档,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而且要定期回访,确保问题真正解决了。”
一个月后,问题处理结果出来了。
“大人,您看这个处理报告!”李管家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我们总共收到了156个问题反馈,其中立即解决类89个,已经全部解决;限期解决类52个,已经解决了48个;长期改进类15个,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改进计划。”
苏锦满意地点头:“这个结果很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验收,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民生监测和改进机制。”
她指着墙上的流程图:“你看,定期验收、问题反馈、持续改进,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们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完善的。”
三个月后,朝廷派来的验收团给出了最终评价。
“苏大人,验收团的评价出来了!”李管家拿着官方文件,激动地说,“朝廷认为您的民生改革成效显着,验收结果为!而且要求在全国推广您的验收模式!”
苏锦接过文件,看了看说:“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真正的民生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要建立可持续的改进机制。”
“大人说得对。”李管家感慨道,“您不仅改善了民生,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评估和改进体系。”
“这就是抠门民生思维的精髓。”苏锦指着验收报告,“真正的民生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完善来实现。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估机制,才能确保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