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流程再造——在混乱中建立秩序

一位资深工程师也抱怨:“天天开会写文档,搞评审,真正写代码的时间反而少了。这不是搞形式主义吗?”

陈默深知,流程再造的核心是改变人的习惯,这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和持续的耐心。他没有妥协,而是在全公司大会上明确表态:“流程不是为了束缚大家,而是为了解放大家。它就像交通规则,看起来限制了你的自由,实则保障了所有人的效率和安全。在‘智伞’,流程的优先级高于个人便利。这是命令,也必须成为我们的新文化。”

他要求所有管理层以身作则,严格按新流程办事。同时,设立了“流程优化大使”,从各部门挑选有影响力的员工,经过培训后,负责在本部门宣讲流程价值、辅导流程执行、收集改进建议。

林薇亲自盯着几个重点销售项目,手把手教销售团队如何运用新的销售漏斗和清单。方哲则在第一个采用新交付框架的项目中,坚持召开每一次评审会,严格审核每一份文档,哪怕进度暂时慢一点,也要把规矩立起来。

阻力在实实在在的效果面前,开始慢慢消融。

销售团队发现,虽然前期沟通成本增加了,但因为他们提供的方案更加扎实可靠,后期扯皮和变更反而大大减少,成交率和客户满意度显着提升。而且,由于需求边界清晰,他们与交付团队的矛盾也缓和了。

交付团队的工程师们,虽然初期觉得写文档开会占用时间,但很快发现,详尽的设计文档减少了后期返工,清晰的变更控制让他们避免了无休止的加班,项目进度反而变得更加可控,他们的工作体验和成就感也提升了。

财务部门看到,随着成本核算清晰和回款流程固化,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善。

两个月后,在一个新签的地方银行风控模块交付项目中,新流程的威力得到了充分展现。从销售前期的需求精准对焦,到项目启动时的周密规划,再到执行过程中对一次需求变更的严格管控,项目最终提前一周交付,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客户对交付质量和过程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个成功案例,成为了新流程最好的“广告”。曾经抱怨声音最大的老王,在一次分享会上感慨:“现在我才明白,以前那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模式走不远。有了流程,我们才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才能打硬仗,打胜仗。”

陈默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灯火通明的办公区,那里不再是一片混乱的忙碌,而是有种井然有序的紧张。他知道,“流程再造”这场硬仗远未结束,流程本身也需要随着业务发展不断迭代优化。但重要的是,“智伞”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它不再仅仅依靠几个核心人物的个人能力和英雄主义,而是开始依靠系统、流程和规则的力量。这套初步建立的秩序,就像给快速成长的躯体安装了一套坚韧的骨骼,虽然还不够完美,但足以支撑它迎接更大的风浪,走向更远的未来。组织的成长,总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烦恼中,螺旋式地上升。而今天解决的这个问题,关乎效率,更关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