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德,休得无礼。”
刘备皱眉训斥。
“大哥息怒,我们不如就此离去。
已经来了四次,事不过三,司马徽想必不会见我们。”
关羽劝道。
若司马徽有意相见,前两次便该出面。
司马徽闭门不见刘备已有四次,显而易见他对刘备并无接待之意。
然而,刘备决心已定,绝不放弃。
“云长无需多言,我定要拜见司马先生。”
他语气坚决地说道。
刘备手下虽有孙乾、简雍二人辅佐,但其才智尚不及自己。
他迫切需要一位真正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
正在这时,屋内传来声音:“刘郡守,请回吧,老夫不会见你。”
刘备正欲追问,又听见司马徽问:“刘太守平生志向为何?”
“吾志在于匡扶汉室。”
刘备昂然答道。
司马徽随即问:“既然如此,何不去长安?”
“长安被董卓占据,无奈之下我无精兵良将,亦无良谋之士相助。”
刘备叹道。
“可曾闻燕王之事?”
“自然知晓。
但吾志不同燕王,燕王虽据三州之地,却早已众叛亲离。”
刘备反驳,“得民心者得天下,燕王失民心,此非吾所愿效仿。”
司马徽再问:“何谓民心?”
刘备沉思片刻后答道:“世家为民,豪强为民,黎庶亦为民。”
屋内传出一声叹息:“刘太守,请回吧。”
无论刘备如何恳求,再无回应。
刘备望着紧闭的门扉,陷入沉思。
“大哥……”
关羽和张飞不明所以,只是默默注视着刘备。
“罢了,我们走吧。”
刘备缓缓摇头,转身离去,神情略显失落。
……
“刘玄德的回答你们已听清,如何抉择,自行定夺。”
刘备不知,司马徽归庐后,对两青年言道:"群,拜别师长。
"
陈群起而拜辞,非他人,乃颍川陈氏俊才陈群也。
"元直何故留步?"陈群去后,司马徽问徐庶。
徐庶摇头答曰:"不赞同刘府君之见。
"
"哦?"司马徽凝视徐庶,问:"欲往何处?"
"欲赴北方。
"徐庶目光投向北方,眼中满是期待。
"刘玄德称燕王为家败骨,元直以为如何?"
司马徽注视徐庶,问道。
"大汉唯燕王而已。
"徐庶语带傲然。
他对刘玄德之见毫不在意。
"昔日十八路诸侯伐董,今有董、袁、公孙、刘四家六十万大军攻幽,纵使袁绍、曹操结盟又有何用。
"司马徽摇头。
继而对徐庶言:"天命已变,将来非世族之天下,元直此行,可尽力施展。
"
"元直晓矣。
"徐庶认真应答。
待徐庶离去,司马徽仍望天自语:"昔日王莽篡汉,光武帝刘秀出;今世家作乱,刘氏复有燕王刘煜,难道汉室气数未尽?天意如此,奈何……"
司马徽对诸方诸侯洞察深远,正如他问刘备何为民时?
刘备答曰:世族为民,豪强为民,黎庶亦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