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引力波解离的星云颗粒还在周边飘荡,而强力解绑雾的先锋粒子刚触碰到淡金色光膜,就像被高温灼烧的冰雪般瞬间汽化,连半秒停留都做不到,甚至没在护盾表面激起一丝能量波纹。
监控屏上,“雾粒子解离率”始终显示100%,反制引力波的频率曲线依旧平稳得如同静置的湖面。
又待了近十分钟,远处黄矮星表面的耀斑渐渐平息,再没出现剧烈的粒子喷发。
实验舰特意调整航向,在辐射区里绕了个螺旋轨迹,故意让护盾从不同角度迎向残留的辐射粒子,可光膜始终凝实如初,能量监测仪上的“逸散值”始终稳定在0.01%以下,完全没有能量泄露的迹象。
至此,淡金色的护盾才缓缓收束,化作流光融入舰体表层。
操控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缓的欢呼声,泽尔抬手拍了下计算器:“成了!辐射干扰下的基础防御关,彻底过了!”
可欢呼声还没消散,华夏号舰体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雷达屏上瞬间跳出大片红色预警。
一片弥漫着暗灰色的暗物质星云突然出现在航线侧方,星云中的暗物质微粒与实验舰护盾发生碰撞,光膜表面竟闪过几缕转瞬即逝的暗纹,“力场传导效率”数值瞬间掉了12%。
林轩盯着屏幕上的星云坐标,非但没慌,反而眼底亮了亮,对着众人道:“来得正好!本就愁没机会测暗物质环境下的护盾性能,这星云刚好当回‘天然测试场’,接着往下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反解绑雾护盾模块实验舰刚驶入星云边缘,淡紫色的星云气体就像流动的纱幕裹了上来,其中悬浮的暗物质微粒与模块护盾碰撞,泛起细碎的银蓝色光点。
原本泛着淡金色的护盾表面,突然闪过几缕暗纹,力场传导效率瞬间掉了15%,护盾外围的反制引力波光晕明显变暗,连波动频率都从0.05Hz降至0.04Hz。
远处飘来的银灰色解绑雾,正是此前智能机器人投送的强力解绑雾装置定向释放的残留雾团,它竟没像之前那样一碰护盾就散,反而在光膜前多停留了0.02秒,像被无形粘住似的,连监测屏上的“解离延迟警报”都跟着亮起,看得操控室里众人心头一紧。
此处星云边缘的暗物质密度达1.2×10?21kg/m3,其具有“弱相互作用”特性,会与反制引力波的能量粒子发生碰撞,导致部分能量粒子偏离传导轨迹,造成力场传导效率下降15%。
反制引力波能量减弱后,对解绑雾的“分子解离力”随之降低,原本0.001秒即可解离的解绑雾,停留时间延长至0.02秒,若不解决,将导致护盾防御效能下降35%。
“小艾,暗物质在‘偷走’力场能量!”马洛克指着屏幕上跳红的损耗数据,声音都拔高了些,“得给涂层加层‘防漏膜’,别让能量全散在星云里!”
艾丽娅立刻在控制台调出实验舰的外部机械臂操控界面,指尖飞快点击指令。
舰体外侧的银白色智能机械臂瞬间启动,精准抓起悬浮在舱外的实验箱,从中取出新的涂层样品。
金属托盘上的涂层泛着细腻的蓝光,在星云的橘粉色背景下格外显眼。
机械臂稳稳托着喷枪,对准护盾测试区开始补涂,细密的蓝色涂层像薄纱般均匀覆盖在淡金色护盾表面,连边角都没遗漏。
艾丽娅盯着实时传回的画面,边调整机械臂角度边解释:“按四级高等文明‘暗物质合金增强理论’来的,在原有暗物质晶体微粒里,又掺了1%的‘力场锁能粒子’,这玩意儿跟海绵似的,能把引力波能量牢牢锁住,暗物质再想‘偷走’就没门儿啦!”
屏幕上,机械臂补涂的区域很快泛起一层淡蓝色微光,与护盾本身的金色光晕交融在一起,形成一道更致密的防护层,连飘来的星尘颗粒都被轻轻弹开。
“力场锁能粒子”的核心成分为“钬-165同位素”,其原子核自旋频率与反制引力波能量粒子的振动频率完全匹配,可通过“共振吸附”将能量粒子束缚在涂层内部传导,避免暗物质碰撞导致的能量逸散。
1%的添加比例恰好能形成“能量传导通道”,既不影响引力波正常作用,又能将能量损耗率控制在2%以内。
星云里的暗物质像被无形的屏障挡住,再也没法从护盾里“偷走”半分能量,暗物质这关,总算稳稳破了!
最后轮到引力湍流的“突击测试”。
在此之前,实验舰已在星区边缘搜寻了近半小时,维克斯盯着星图上的引力波动轨迹,指尖不断校准坐标:“锚点应该在暗物质星云左侧三公里处,那里的时空曲率最稳定,适合模拟湍流冲击!”
泽尔则通过引力探测仪辅助定位,待屏幕上跳出“锚点信号强度98%”的提示,才向林轩点头:“坐标确认,可安全靠拢!”
实验舰缓缓调整姿态,淡金色的护盾保持低功率运转,避免惊扰锚点周边的力场平衡。
推进器喷出柔和的淡蓝色光焰,舰体像一片轻盈的金属羽毛,慢慢向锚点坐标靠近。
待监测屏显示“已抵达锚点边缘,距离误差±0.5米”,操控室里的众人才算松了口气,马洛克伸手就要点击模拟程序启动键。
可就在指尖即将触碰到按钮的瞬间,舰体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舷窗外原本平稳的星云气流骤然扭曲,一道暗灰色的引力湍流毫无征兆地朝着实验舰席卷而来。
监测屏上的数据瞬间跳红,反解绑雾护盾模块的主能源供给曲线剧烈起伏,数值从稳定的1200kJ骤降到600kJ,核心的反制引力波光晕也开始闪烁,淡金色的光膜甚至出现了几处细微的“缺口”,眼看就要中断,操控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绷紧了。
伊芙眼疾手快,指尖在控制台的应急按钮上一按,屏幕右侧立刻弹出备用能源启动的绿色提示:“林老头儿,早按‘应急能量双备份’方案改了,主能源晃了,备用的0.01秒就能顶上!”
话音刚落,监测屏上的能源数值就像被拉了把劲,瞬间回升到1180kJ,护盾的淡金色光膜重新变得凝练,之前的“缺口”迅速闭合。
引力湍流还在持续冲击,可反制引力波的频率始终稳稳锁在基准值,连一丝波动都没有,舰体外那些被湍流卷来的星尘颗粒,撞上护盾依旧瞬间解离。
引力湍流的核心危害是产生“时空曲率突变”,会对能量传输通道造成挤压,导致主能源供给出现“传输断层”,进而引发反制引力波能量不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伊芙设计的“应急能量双备份”方案,采用主、备能源独立回路设计,备用能源单元搭载“超导储能电容”,可在0.01秒内完成能源切换。
这一时间远短于引力湍流造成的约0.05秒的能源中断窗口,能及时补充反制引力波所需能量,避免其因能量不足而中断。
同时双回路的物理隔离设计,可防止湍流对主能源的影响传导至备用系统,确保应急响应的稳定性。
湍流渐渐消散,实验舰的护盾依旧稳如磐石,应急响应这关,也稳稳过了!
实验舰缓缓驶回主舰编队,刚对接完成,操控室里的ROB1号智能助手就响起了清晰的电子音:“报告全体成员,反解绑雾护盾模块全场景测试已完成。辐射干扰、暗物质逸散、引力湍流三大核心场景均通过验证,模块各项参数达标率100%,反制效果稳定系数98.7%,研发任务取得完全成功!”
话音刚落,操控室里瞬间爆发出欢呼声。
洛克斯举着检测仪拍了下桌子,艾丽娅笑着和泽尔击了个掌,伊芙也难得露出甜美的笑容,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点了下,调出测试数据汇总图。
林轩看着屏幕上稳定的曲线,指尖轻轻点了点“反制成功率100%”的数据栏,拿起桌上的水杯虚敬了一圈:“大伙儿这阵儿的劲儿没白费!甭管是辐射区、暗物质星云,还是冷不丁冒出来的引力湍流,这模块都稳稳当当扛住了实战考验。往后舰队再进啥复杂星区,就算正脸撞上强力解绑雾攻击,咱也不用慌了,心里头彻底有谱儿了!”
欢呼声混着仪器的嗡鸣,在华夏号的舱内久久回荡。
洛克斯的大嗓门、泽娜轻快的笑声,裹着控制台持续不断的低吟,沿着金属舱壁扩散开来,连角落里备用能源指示灯的微光,都仿佛跟着这股雀跃的节奏轻轻闪烁,把连日测试的紧绷感,都揉进了这满是希望的声响里。
欢呼声刚落下,维克斯就凑到主控台前,调出星区星图:“老林头儿,反解绑雾护盾既然成了,咱们得就近找个资源行星当‘临时换装基地’——总不能让舰队带着半成品模块跑。我刚才用探测仪扫了圈天枢47星区,发现颗合适的,大伙儿看!”
说着他点了下星图上的绿色光点,星球三维模型立刻弹了出来:“这颗代号‘青砾’的行星,表面全是淡绿色矿脉,大气稳定、引力也跟咱们适配,轨道边上还有三座天然陨石矿场。既能撑得起500艘战舰的换装工程,又能就地采能源补给,再合适不过了!”
林轩笑着点头,把水杯放回桌上:“维克斯这眼光够准!就去‘青砾’,让兄弟们也趁换装歇口气。”
话音刚落,主控台就传来航线校准完成的提示音。
华夏舰队缓缓调整编队,主舰率先转向,淡蓝色的推进器喷出柔和的光焰,身后跟着的战舰如同银色长龙,朝着星图上那颗泛着淡绿色光晕的“青砾”行星平稳驶去。
星尘在舰体旁缓缓掠过,一场重大的护盾模块换装任务,即将在这颗资源行星上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