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总第201章)反制装置呼之欲出与九墟阶的困惑

当超力场冲击护盾涂层时,粒子熵动会因外力干扰变得无序,导致涂层结构松散、损耗加剧。

而“全维控熵”能像“粒子指挥家”般,让无序运动的粒子重新规整排列,形成一层“动态缓冲屏障”。

经测试,融入该技术后,涂层抗超力场冲击的损耗率从“每小时衰减15%”降至“每小时衰减4.5%”,直接降低70%,不仅解决了此前模块安装后涂层易损耗的难题,更让反制模块的持续作战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为后续与护盾系统的深度适配扫清了材料性能不足的障碍。

“老林头儿,您这‘全维控熵’真是把涂层性能拉满了!”艾丽娅捧着一块新涂层合金样品,指尖轻轻划过表面,样品表面泛着淡银色光泽,触感光滑且硬度极高。

作为材料专家,她一眼看出涂层的改进:“不过模块要接入原有护盾系统,接口得重新设计。原来的能量回路是‘单向硬传’结构,引力波若顺着这回路传输,容易在接口处堆积能量,到时候没被解绑雾破坏,先因能量过载炸了,就像堵了的水管会爆裂一样。”

林轩点头,指着屏幕上的接口设计图:“小艾,你说得在理,接口得改成‘力场适配型’,让引力波能像水流漫过地面似的,顺着涂层均匀扩散,避免局部能量扎堆。另外,暗物质晶体的纯度也得提,必须到99.9%。你想想看,暗物质晶体是力场传导的核心,纯度不够会导致力场传着传着就散了,跟没信号的收音机似的,没法精准‘重连’纠缠。”

林轩话音刚落,马洛克就从控制台前抬起头,手里攥着块核桃大小的暗物质晶体,凑到众人眼前。

晶体内部泛着幽蓝微光,切面打磨得光滑如镜,连灯光照上去都没半点杂质反光。

他蹲回控制台前,指尖轻轻抚摸着晶体表面,语气带着物理专家对材料的较真:“纯度我盯着炼,昨天刚出了一炉99.92%的,经测试,力场传导稳定性能达到98%。就是双频发生器,‘探测频’和‘反制频’得严丝合缝同步,差一点儿就接不上纠缠通道。”

从技术细节来看,当前马洛克研发的核心难点集中在双频发生器的频率同步上。

该发生器需实现两种关键频率的精准输出。

一是“探测频”,需严格匹配解绑雾的超力场频率0.73×1022Hz,确保能第一时间捕捉到解绑雾的攻击信号。

二是“反制频”,固定为1.46×1022Hz,即探测频的两倍,用于生成定向引力波实现“纠缠重连”。

更关键的是,这两种频率必须保持严丝合缝的同步状态。

经测算,若二者频率偏差超过0.01×1022Hz,引力波就无法精准对接强核力与引力的纠缠通道,如同钥匙插错锁眼般,无法发挥反制效果,这也是后续调试中需要重点攻克的技术关卡。

“老闷骚,你这叫瞎操心!”泽娜“噔噔噔”走过来,伸手拍了下马洛克的后脑勺,声音亮堂得很,“小泽正写频率同步算法呢,他那数学脑子比计算器还准,能让俩频率跟钟表齿轮似的转得严丝合缝。倒是你,别一会儿盯着晶体忘了吃饭,上次饿晕在实验室,还嘴硬说在‘感受暗物质力场节奏’,笑死人了。”

马洛克脸一红,梗着脖子反驳:“我那是专注!你个老娘们儿懂什么叫科研沉浸?”

嘴上不饶人,手里却悄悄把暗物质晶体往泽娜面前递了递,语气软了半分:“你看看这切面,够亮不?炼了三天才成的。”

小主,

泽娜“噗嗤”笑了,伸手捏了捏晶体切面:“还行,没给你那堆物理公式丢脸。”

另一边,维克斯正对着屏幕敲代码,手指快得几乎出了残影,屏幕上的代码如流水般滚动。

作为信息专家,他负责优化模块的信号处理速度:“老林头儿,响应速度我优化到0.3秒了!实战要求的安全阈值是0.5秒,咱这速度比标准快了近一倍,就算遇到星际磁场干扰,信号传输有延迟,也能抢在解绑雾引发解离前完成‘重连’。”

林轩扫了眼维克斯屏幕上滚动的代码,笑着点头:“好你个老维,这速度够快!比安全阈值还多留了缓冲,就算碰到磁场干扰也稳了,接着盯紧点,别出岔子!”

泽尔凑在旁边,手里的计算器转得不停,“咔哒咔哒”的脆响没断过,脸上满是笃定,就是说话还带着点结巴:“老、老林头儿,我算、算过了!加上‘熵境闭环模块’,先稳住涂层粒子,再让引力波去‘接’纠缠,整、整个防御效果能提一大截,比之前死磕电磁力强太多了!”

说着还把计算器屏幕转向林轩,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透着股数学家的较真劲儿。

他擅长通过数据推演验证方案可行性,短短几分钟就用精准计算给方案吃了颗定心丸。

从具体数据来看,泽尔通过多组模型推演得出:“熵境闭环模块”能借助“全维控熵”技术,将涂层粒子的熵动紊乱度控制在0.02以内,为引力波传导扫清干扰;在此基础上,1.46×1022Hz的引力波可精准对接纠缠通道,使反制装置的整体防御效率从之前电磁力干扰的30%,直接突破至95%以上,误差率严格控制在0.001以内,完全满足实战对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林轩看着泽尔手里转得不停的计算器,笑着点头:“行啊小泽,这数据算得扎实!防御效果能提这么多,比之前靠谱多了,就按这思路推进!”

伊芙拿着能量监测仪走过来,监测仪屏幕上跳动着实时能耗数据,她语气温柔却透着专业。

作为能量学专家,她对模块的能量稳定性把控极为严格:“林老头儿,我测了模块的能耗情况,连续工作8小时才消耗15%的能量,按舰队现有能源储备,完全够支撑长期巡航。不过得加个‘应急能量切断阀’,万一模块出故障,能立刻断开和护盾的能量连接,避免能量逆流烧毁其他系统,就像给电路装过载保护器一样,安全第一。”

她说着,抬眼看向林轩,眼神里藏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连报数据的语速都比平时慢了些。

林轩接过监测仪扫了眼数据,跟着笑了:“小伊你这心思真细,能量安全可不是头等大事嘛!这切断阀必须装,有它在,咱用着也踏实!”

转眼到了2933年夏,“引力-强核力共振模块”终于完成调试,安装在华夏号侧翼护盾上。

实验当天,科研舱挤得满满当当,洛克斯扛着个小型解绑雾发生器,还故意把发生器的输出管弯成“喇叭花”形状,跟耍杂技似的凑到众人面前:“哎哟喂,大伙儿瞧好了!咱这‘小雾炮’调试完毕,功率是实战装置的10%,一会儿就让它给护盾‘挠挠痒’,看看咱这模块是不是真能把解绑雾‘抓’住!”

说着还冲大伙儿挤了挤眼,逗得科研舱里先笑开了。

林轩也乐了,摆摆手:“行,老洛头你尽管试,有‘全维控熵’撑着涂层,别说是‘挠痒’,就算来真的,咱也接得住!”

洛克斯嘿嘿一笑,按下发生器开关。一缕银灰色的解绑雾慢悠悠从实验装置里飘出,朝着侧翼护盾飞去。

所有人瞬间收了笑,目光紧紧盯着那缕雾。

按以往实验情况,解绑雾一碰到护盾,涂层表面会立刻出现“雾化”痕迹,监测屏上的强核力-引力纠缠系数也会断崖式下跌。

可这次,雾体刚触到护盾,突然像被定住似的停在半空,表面还泛起一层淡金色涟漪,如同阳光洒在湖面上,好看得很。

没几秒,那缕雾又像被什么东西吸走了似的,“嗖”一下消散无踪,再看护盾涂层,别说“雾化”了,连个细微划痕都没有。

监测屏上的数据“唰”地跳了出来:“解离抑制率100%,涂层损耗0%,强核力-引力纠缠系数稳定在0.91,反制响应时间0.28秒!”

洛克斯一看数据,直接把发生器往旁边一放,拍着大腿喊:“成了!咱这模块太牛了!老林头儿,我就说咱能成吧!下次再碰到解绑雾,咱不用躲着走,直接给它来个‘雾到擒来’!”

马洛克也忘了平时的木讷,盯着监测屏喃喃道:“真接上了……强核力没散,引力真把它约束住了……”

泽娜拍了下他的肩膀,笑着调侃:“老闷骚,这下不用愁得睡不着觉了吧?晚上请我吃红烧肉庆祝,没跑了吧?”

马洛克这才回过神,赶紧点头:“请!必须请!两碗!还给你加个茶叶蛋!”

小主,

洛克斯一听马洛克要请泽娜吃红烧肉,眼睛瞬间亮了,叼着没点燃的烟凑过来,胳膊一搭马洛克的肩膀,嗓门亮得整个科研舱都能听见:“哎哟哟!老闷骚你可不够意思啊!请泽娜吃饭不喊大伙儿?这红烧肉哪能俩人偷偷吃,得请咱们全科研组搓一顿才像样!”

这话一出,维克斯和泽尔立马跟着起哄,连一直温柔整理数据的伊芙都忍不住笑着点头。

马洛克被闹得耳根通红,嘴里嘟囔着“就知道蹭饭”,却还是被洛克斯推着定了晚上去华夏号食堂。

傍晚的食堂里,金属餐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红烧肉、炖得软烂的星际兽排,还有几碟新鲜的蔬菜。

洛克斯刚夹了块红烧肉塞进嘴里,就瞥见林轩端着个玻璃碗走过来,碗里翠绿的菜段裹着红亮的酱汁,看着就开胃。

“老林头儿,这啥新鲜玩意儿?看着比星际野菜爽口多了!”洛克斯放下筷子,伸着脖子问。

林轩把碗往桌中间一放:这是地球老祖宗传下来的川菜,叫‘凉拌折耳根’,清热解腻,配红烧肉正好。”

众人好奇地拿起筷子尝了尝,脆嫩的口感带着独特的清香,辣油的香味在嘴里散开,连平时不爱吃野菜的马洛克都忍不住多夹了两筷子。

泽尔吃得眼睛都弯了,筷子还夹着半根折耳根,就慌忙点头:“这、这菜也太好吃了!比我之前算的‘最优味型公式’还合胃口!”

泽尔说着还下意识瞥了眼坐在旁边的艾丽娅,耳朵尖悄悄红了。

艾丽娅刚好也在夹菜,察觉到他的目光,温柔地笑了笑,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