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继续检查尸体,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仔细。他检查死者的指甲缝,用镊子一点点剔出里面的淤泥,放在玻片上;他检查死者的口腔,观察牙齿的磨损程度,舌苔的颜色;他检查眼球结膜,检查耳后,检查一切细微之处。
指甲缝里除了淤泥,没有纤维。口腔内部没有溃疡。体表除了手腕,再无任何束缚或挣扎的痕迹。
太干净了。干净得像是一场完美的意外。
物证科的初步电话很快回了过来:“林法医,扫描确认了,金属成分和之前两例案件残留物匹配。皮下确实有异物,疑似微型芯片。”
林宇挂了电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解剖台面。死者身份也查清了:赵浩,25岁,历史系研究生,性格内向,社会关系简单。银行账户正常,通话记录干净,最后出现是在学校图书馆。
一个学生。一个看起来和高端俱乐部、秘密软件工程师毫无交集的学生。
为什么是他?
老张那边根据芯片解析出的代码——“S-312”——进行了排查,同样一无所获。这个代码前缀不在任何已知的记录里。
“也许真是意外?”老张的语气带着侥幸,也带着被连日雨水和诡案折磨出的疲惫,“手法类似,但可能只是巧合?模仿犯?”
林宇没反驳。他只是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连绵的雨幕。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滑落,像一道道冰冷的泪痕。
他想起系统那句关于雨水的话:“雨水洗净罪恶,也掩盖罪恶。就像我们。”
像我们?还是像“它”?
他忽然转身,重新走回解剖台旁,目光死死盯住死者手腕上那个残缺的环形烙印。他拿起放大镜再次观察,这一次,他注意到在那个环形的边缘,极其细微地,连接着另一条几乎看不见的、更浅淡的线,指向手腕内侧的方向。
像一个未完成的引导,或者一个……被匆忙中断的指令。
一个念头如同冰冷的闪电,骤然劈开他的思绪。
这些印记,或许不仅仅是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