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成了这座城市挥之不去的背景音。林宇站在三号解剖台前,湿气混着消毒水的味道,渗入每一次呼吸。新送来的尸体盖着白布,无声地等待着。
他掀开白布。又是一个年轻人,男性,同样被雨水浸透。发现地点是北区公园的人工湖,巡逻保安在暴涨的水线旁发现了被冲刷上岸的遗体。
“现场判断是失足落水,”老张,局里的老刑警,搓着脸,眼下带着疲惫的青黑,“雨太大,湖边泥泞,滑倒的痕迹很明显。”
林宇没应声,目光直接落在死者的右手腕内侧。无影灯下,那里的皮肤有一块极不显眼的浅褐色痕迹,像是擦伤,又像是……
他戴好手套,指尖隔着橡胶轻轻触碰。触感微硬,与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同。
“初步检查做了吗?”他问,声音有些干涩。
“做了,符合溺水特征。没明显外伤,就手腕那儿有点破皮,估计是挣扎时擦到石头了。”老张回道。
林宇不再说话。他拿起放大镜,俯身仔细查看那片痕迹。光线聚焦,那痕迹的真相陡然清晰——那不是擦伤,是极其细微的碳化点,排列成一个几乎融入皮肤纹理的、残缺的环状,像是某种古老符号的一部分,边缘同样整齐得令人不适。
心脏莫名一沉。又是烙印。
他没有启动系统。而是先拿起解剖刀,沉默地开始流程。刀刃划开冰冷的皮肤,露出内在的真相。他刻意放慢了动作,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感受,用鼻子去嗅探任何一丝异常。肺腔积水,喉头水肿……一切都在 screaming “溺水”。
但他不信。
他取来高倍率的便携式光学显微镜,亲自将镜头对准那块印记。视野里,碳化的表皮细胞、残留的微量金属碎屑——与之前两例完全一致。他甚至能隐约看到皮下那微不可察的、米粒大小的微小凸起。
芯片。还在老地方。
他直起身,看向旁边操作台上的电脑屏幕。系统界面安静地待机着,柔和的光晕仿佛一种无声的邀请。他知道,只要他发出指令,数据库匹配、成分分析、代码解析……一切都会以极高的效率呈现出来。
但他只是看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
“小李,”他唤来助手,“取些这个位置的皮肤组织和残留物样本,送到物证科,做电镜扫描和质谱分析。流程走加急。”
小李愣了一下,似乎奇怪老师为什么不用更快的系统,但还是立刻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