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雨带着某种执拗,连续下了三天三夜。法医中心的空调低声嗡鸣,试图驱散空气中的湿气。林宇站在五号解剖台前,无影灯在不锈钢台面上投下刺目的白光。
台上的死者是个年轻男性,浑身湿透,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发现地点是城东的一个地下车库,暴雨导致积水,清洁工抽水时发现了尸体。
“初步判断是溺水,”小李递过现场照片,“但车库积水只有一米深。”
林宇推了推眼镜,系统界面悄然浮现:
【尸体状态:新鲜,死亡时间6-8小时】
【肺部积水:与现场水质成分一致】
【特殊发现:右手掌心有新鲜灼伤图案】
那是个奇怪的灼伤印记,像是某种抽象化的雨滴形状,边缘整齐得不自然。
“先做常规解剖,”林宇戴上手套,“特别注意呼吸道和心脏。”
解剖过程异常顺利。系统实时标注着各项发现:
【喉头水肿:符合呛水反应】
【心脏扩大:疑似长期高血压】
【胃内容物:检出酒精含量0.12%】
一切都指向意外溺水——如果不是那个灼伤印记太过诡异。
林宇用电子显微镜仔细观察灼伤处:【表皮层碳化,真皮层完好】
【灼伤形状:规则几何图案】
【残留物:检出微量金属颗粒】
“这不是普通灼伤,”他皱眉,“像是某种 branding。”
系统启动图案匹配,很快在数据库中找到一个相似设计:某高端俱乐部的会员标记。但细看又有微妙不同。
调查发现死者叫杨帆,35岁,证券公司分析师。银行流水显示他最近有大额资金流动,都是汇往某个海外账户。
“查他最近的通话记录和行踪。”林宇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