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雨带着刺骨的寒意,敲打在法医中心的不锈钢窗沿上。林宇站在三号解剖台前,白炽灯在器械表面投下冷硬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混合着某种难以名状的甜腻——这是新案件死者身上特有的气味。
“城南垃圾中转站发现的,”小李递过勘查报告,“清洁工在分类时发现了个大号行李箱,打开就是这个。”
解剖台上的死者呈蜷缩状,显然是被强行塞进行李箱的。女性,三十岁上下,衣着时尚但凌乱,指甲做过精致的美甲,此刻却沾满了污秽。
林宇推了推眼镜,系统界面悄然浮现:
【尸体状态:中度腐烂,预计死亡时间48-72小时】
【特殊标记:右肩胛处有新鲜纹身,图案待解析】
【异常气味:检测到杏仁酸异味,疑似氰化物】
“先取胃内容物和血液样本,”林宇戴上双层手套,“特别注意指甲缝残留物。”
手术刀划开皮肤的声音在寂静的解剖室里格外清晰。系统实时标注着各项发现:
【舌骨完好:排除机械性窒息】
【内脏瘀血:符合中毒特征】
【针孔发现:左肘内侧,新鲜注射痕迹】
小李在一旁记录,忍不住问:“林老师,这次好像特别...顺利?”
林宇没有抬头,专注地提取着样本:“每个死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真相,我们只需要学会倾听。”
毒理初步检测证实了系统的判断:血液中检出高浓度氰化物。但令人困惑的是,胃内容物中并未发现毒物残留。
【注射入体:非口服中毒】
【针孔周围组织:检出轻微麻醉剂成分】
【纹身颜料分析:含特殊金属成分,可能与毒物反应】
林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个新鲜纹身——是个复杂的几何图案,中心有个雨滴形状的符号。
“这个图案...”他若有所思,“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系统立即启动图案匹配功能,很快在数据库中找到相似设计:某高端私人会所的会员标志。
调查发现死者叫周雯,28岁,自由职业者,经常出入高端场所。她的银行流水显示最近有几笔大额支出,都是购买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