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真伪之辨,终究在情

关于“陈大根”血纸的来源,她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位负责抄录族谱的老文书。

老人一口咬定,他的所有记录都源自县志馆封存的陈氏原始族谱,绝无错漏。

白桃立刻赶往县志馆,调出了那本厚重的底档。

族谱纸张陈旧,墨迹也因岁月而显得斑驳。

她一页页翻过,终于在记录陈大根的那一页边缘,发现了一处极不显眼的、指甲盖大小的水渍晕染痕迹。

寻常人只会当是意外,但白桃的眼神却骤然锐利起来。

她取来槐花汁与明矾,熟练地调和成一碗淡黄色的“显影汤”,用软毛刷蘸取,轻轻刷在水渍处。

奇迹发生了,在那行“陈大根,殉职津浦线”的字迹下方,一行颜色更浅、字迹更纤细的小字缓缓浮现:“大根投敌,卒于四〇年秋。”

白桃倒吸一口凉气。

她瞬间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不是简单的记录错误,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有人在几十年前,就在记忆的源头——这份族谱上动了手脚,用高明的手法篡改了真相。

然后,再通过“血引法”,将这个被篡改过的“记忆”——一个叛徒成了英雄——注入地脉,污染了褪色榜赖以依存的英灵信息网。

这天深夜,陆九独自一人坐在坎位井畔。

月光清冷,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手中反复摩挲着一枚冰凉的铜纽,上面刻着“壬午训丙三·贰”。

这是当年丙三组二号队员的识别纽扣,而那个人,正是林昭。

他再次取出那本“影桥”密码本,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那一页上没有密码,只有一行用血写就的批注,字迹刚劲有力:“代号可复制,血脉不可欺。”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划破他混乱的思绪。

他豁然起身,从腰间拔出匕首,毫不犹豫地在指尖划开一道口子。

鲜血涌出,他迅速在一张桑皮纸上写下自己的乳名——“阿九”,然后将这张染血的纸投入深不见底的井中。

井水幽深,吞没了那点微弱的红色。

十三丈之下,陶瓮静默着,仿佛什么也未发生。

陆九的心沉了下去。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个苍老、虚弱却无比熟悉的女声,带着一丝关切与责备,从井底悠悠传来:“阿九……鞋湿了,娘给你烘。”

小主,

那是他母亲临终前,在弥留之际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