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之耳尖更红了,闷头继续炒牛肉,这次倒是没再掉,就是炒得有些老。他舀了一块递给苏清欢:“你尝尝,能吃吗?”
苏清欢尝了一口,点点头:“能吃,就是火候大了点。比昨天的萝卜丝强多了。”
李御厨在旁边看着,捋着胡子笑:“不错不错,再过些日子,说不定能炒出像样的菜了。清欢,你娘那本食谱里,有道‘家常炒牛肉’,正好适合他练手。”
苏清欢从袖袋里拿出食谱,翻到其中一页,上面是母亲娟秀的字迹,还画着小小的牛肉图案。“你看,这里写着‘牛肉切薄片,用酱汁腌半个时辰,大火快炒,颠勺三次即可’。”
沈砚之凑过去看,指尖轻轻拂过纸面,眼神温柔:“你娘的字真好看。”
正说着,栓柱抱着个大木盆进来,里面装满了刚择好的马齿苋。“苏姑娘,王伯让俺问,中午的凉拌马齿苋,还用鼎温一下料汁吗?”
“用,温一下更入味。” 苏清欢点头,“你把料汁倒进小鼎里,放在灶边温着就行。”
栓柱应了一声,刚要走,就见狗蛋跑进来,手里举着个油纸包:“姑娘!街口卖糖人的张大爷送来的,说谢谢您昨天给他的馄饨,给您和沈大人做了两个小鼎的糖人!”
苏清欢接过油纸包,里面是两个小巧的青铜小鼎糖人,做得惟妙惟肖,连云雷纹都刻出来了。“张大爷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她拿起一个递给沈砚之,“给你的,奖励你今天颠勺没撒多少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砚之接过糖人,指尖碰了碰,嘴角忍不住上扬:“我小时候最爱吃糖人,后来当了御史,就再也没吃过了。”
“那今儿可得多吃点。” 春桃笑着说,“不过别吃太多,等会儿还要吃您炒的牛肉呢!”
沈砚之无奈地摇摇头,却把糖人小心地放进了怀里。
中午的清欢小筑格外热闹,扩建的工人们在门口搭了个临时的桌子,吃着焦香牛肉片和荠菜豆腐羹,赞不绝口。栓柱和狗蛋忙着端菜,春桃在旁边记账,王伯熬的汤底咕嘟冒泡,香味飘出半条街。
苏清欢坐在案边,看着这热闹的光景,摸了摸袖袋里的青铜小鼎。鼎身的暖光透过布料传过来,让她想起母亲食谱扉页上的话:“灶火不断,烟火不散,便是人间清欢。”
沈砚之端着一碗刚炒好的青菜过来,虽然卖相一般,却透着股认真劲儿。“清欢,尝尝这个,这次没炒糊。”
苏清欢尝了一口,笑着点头:“好吃,比刚才的牛肉片强多了。”
远处传来施工队的吆喝声,夹杂着食客的笑谈,还有卖花人的叫卖声。苏清欢抬头看向沈砚之,他正帮王伯添柴,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温柔得不像话。
春桃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算盘:“姑娘!今儿的收入比昨天多了三成!刘老栓那老小子还来问,说能不能也来吃碗馄饨,他愿意给双倍的钱!”
苏清欢笑着点头:“让他来,给他多加点荠菜。”
灶房里的烟火气升腾起来,青铜小鼎在案上泛着暖光,映着每个人的笑脸。苏清欢知道,这人间的清欢滋味,正在这烟火缭绕里,慢慢晕染开来,暖透这大靖的每一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