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日军围剿

一次,他带着伪军跟着日军扫荡,看到日军把一个三岁的孩子扔进火里,孩子的哭声让他想起了自己在家乡的儿子。

当晚,他就带着全连120名伪军,扛着武器投奔了何大清:“司令,我再也不做汉奸了!跟着您打鬼子,就算死也值!”张富贵的反抗,像一颗石子投进伪军的池塘,随后又有几支伪军部队倒戈,有的甚至在战场上调转枪口,对着日军开火。

多田骏没想到,原本以为“手到擒来”的围剿,会变成一场拉锯战。

20万日军和30万伪军,不仅没能消灭何大清的纵队,反而被拖在华北的山地里,兵力损耗越来越大。

仅三个月,日军就伤亡2万余人,伪军伤亡和倒戈的超过5万,而何大清的纵队,在百姓的支援和伪军的反正下,不仅没被打垮,反而壮大到1.5万人。

6月初,何大清通过俘虏得知,日军的围剿中枢设在唐山,多田骏的指挥部就藏在唐山市区的一座洋房里,同时那里还存放着伪军的军饷和日军的补给物资。

“打唐山!端了多田骏的老巢!”何大清当机立断,挑选出200名精锐队员,组成“突击小队”,连夜向唐山进发。

突击小队昼伏夜出,避开日军的岗哨,悄悄潜入唐山市区。

深夜,队员们摸到日军指挥部外,用消音弩解决了门口的哨兵,然后分成两组:一组冲进指挥部,一组去炸补给仓库。

指挥部里,多田骏正在和军官们开会,听到枪声后,他想从后门逃跑,却被队员们堵个正着。“多田骏!你在华北欠下的血债,今天该还了!”队员们举着枪,将日军军官们围在中间。

与此同时,补给仓库的爆炸声震天动地,日军的粮食、弹药和伪军的军饷,全在火海中化为灰烬。消息传到华北各地的日军和伪军部队,军心瞬间动摇——没了补给,没了指挥,围剿的“铁壁”彻底崩塌。

多田骏被俘虏后,看着唐山市区的火光,绝望地说:“我没想到,你们能在这么多人的围剿下,还能反击……”

唐山一战后,日军的围剿计划彻底破产。20万日军被迫撤回北平、天津等大城市,30万伪军有的倒戈,有的溃散,热河根据地不仅守住了,还扩展到了唐山周边的几个县。

何大清站在唐山的城墙上,看着队员们和百姓们欢呼的身影,心里清楚:这场仗之所以能赢,不是因为兵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们守的是家国,护的是百姓,而鬼子和伪军,失的是人心,逆的是天道。

全面抗战的路还很长,但何大清知道,只要还有一口气,他就会带着这支队伍,在华北的土地上继续死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