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点点头,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已经六点了,再干两个小时,太阳该出来了。我刚才给张技术员打电话,他说八点左右能到,到时候让他看看受损的玉米能不能做些补救处理。另外,我也联系了镇上的烘干房,他们说可以优先帮咱们烘干玉米,防止发霉。”
“烘干房那边得盯紧点!”陈老五叮嘱道,“这批玉米要是发霉了,就彻底没用了。就算卖不上好价钱,能当成饲料卖出去,也比烂在地里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说着,旁边的老王突然喊了一声:“三秒、陈叔,你们快来看!这株玉米的秸秆下面,有好几穗玉米都被压在雪底下,已经有点发潮了!”
三秒和陈老五赶紧跑过去。老王用铁锹小心地铲开积雪,露出几穗被压在秸秆下的玉米——苞叶已经被雪水浸透,颜色发黑,解开苞叶,里面的玉米颗粒不仅泛紫,还沾了不少泥水,摸上去黏糊糊的。
“赶紧装进袋子里,单独放着!”三秒说,“这些玉米得先送烘干房,要是能烘干,还能当饲料;要是烘不干,就只能处理掉了。”
老王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穗装进编织袋,扎紧袋口:“唉,这好好的玉米,就这么毁了。去年假种子的亏还没忘,今年又遇上暴雪,咱们合作社咋这么难呢?”
“难也得扛过去!”三秒拍了拍老王的肩膀,“去年假种子事件,咱们不也挺过来了,还制定了‘统一购种’的规矩。这次暴雪虽然突然,但只要咱们齐心,能挽回多少是多少,总比坐以待毙强。等处理完这批玉米,咱们再跟厂家和农技站商量,看看‘金穗5号’的抗寒性能能不能再优化,明年种的时候也能有个准备。”
老王听了,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你说得对,只要大伙齐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我再去叫几个人来,争取早点把玉米摘完。”
太阳渐渐升了起来,雪也小了些,透过云层洒下淡淡的光。雪地里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合作社的社员,还有不少村民主动过来帮忙。大家踩着积雪,手里的工具不停歇,田埂边的编织袋越堆越多,像一座座小山。
陈老五走到田埂边,数了数编织袋,大概有五十多袋。他估算了下,每袋玉米差不多有三十斤,这么算下来,已经挽回了近一千五百斤的损失。可一想到原本能收一万多斤的玉米地,现在只救回这么点,他心里还是一阵发酸。
“陈叔,歇会儿吧,喝口水。”小林递过来一瓶热水,“张技术员快到了,三秒让我叫你过去,一起跟他说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