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同意谈判

郑硕听到这里,眼中锐利的光芒微微收敛,心中已然明了。

金庸此举,与其说是替马家说项,不如说是在扮演一个维护香江商业秩序不至于彻底崩盘的“调停人”角色。

这个面子,于公于私,都值得给。而且,正如金庸所言,见面本身,就是获取信息、试探虚实的绝佳机会。

郑硕握着话筒,指尖开始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拒绝?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又被否定。

直接驳了查先生这位香江文坛泰斗、社会贤达的面子,不仅会显得自己心胸狭隘、怯于面对,更可能在未来无形的舆论场中埋下隐患。

以金庸现在在香江的地位,他的一句话,有时比商业对手的十次进攻更难以招架。

但答应?则意味着要直接面对马家残余势力的核心人物,踏入一个对方可能预设了议程的“局”。

风险是可以显而易见的!

马家虽是强弩之末,但困兽犹斗,狗急跳墙之下,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会使出什么手段。

然而,机遇也同样并存——这或许是一个近距离窥探对方虚实、甚至利用谈判桌进一步施压、迫使其做出更大让步的绝佳机会。

金庸那句“做大事的人”,以及将具体谈判地点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他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极其巧妙的推动。

这既表达了对郑硕地位和判断力的尊重,也悄然将一份“顾全大局”的期待压在了他的肩上。

说实在的,郑硕虽然预料到马家在山穷水尽、迫不得已的时候会找人递话求和,但他万万没想到,出面充当这个“保人”的,竟然会是素来与马家这类背景复杂的势力保持距离的金庸。

毕竟,金庸是香江清流文人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和言行中常透出对侠义正道的追求,与马家那种阴沟里的老鼠一般的行事风格本应格格不入。

“马家这次,怕是下了血本啊!或者说,找到了能打动这位查先生的关键筹码……”郑硕心中暗忖。

不过,马家具体付出了什么代价或者说动了哪个层次关系,眼下并非他所最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