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中,郑硕的视线重新聚焦于长江实业的报表数据上,眼神逐渐变得清晰。
他意识到,在1974年这个混乱而真实的世界里,再强大的预测模型也无法完全替代那些需要深入码头、工厂和人际网络才能获取的现场信息。
下一步,他必须尽快组建一支可靠的地面调查团队,用实地的铁脚板,去弥补“灵魂AI”无法触及的信息洼地。
“老板……”霍建宁的声音很轻,他推开书房厚重的木门,侧身进来,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资金流向表,脸上的表情混合着完成任务的放松和面对新难题的凝重。
书房里只开了一盏台灯,光线昏黄,把郑硕的身影拉得很长。
“永丰塑料厂那边的法律过户手续,刚刚全部办妥了,生产线也调试完了,随时可以开工。”
霍建宁语速平稳地汇报着进展,但随即语气沉了下去:“按照您之前定的方案,对外公布的收购和设备款总额是六百万港币。但实际支出……”他顿了顿,准确报出数字:“只有310万。”
他抬起眼,看向坐在阴影里的郑硕,声音不自觉地又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棘手的问题带来的压力:
“但是……那边刚发来最终确认函,那笔之前没查清的隐藏债务,连本带利,确实需要整整800万才能彻底摆平所有债权人,完成资产的‘清洁’过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否则,后续的产权整合和银行抵押都会出问题。”
汇报完坏消息,他话锋一转,提到资金的去向:“剩下的那1390万,已经按照您的意思,通过袁经理(袁天凡)推荐的那家背景干净的暹罗贸易公司,走了三轮复杂的过账,手续都做干净了。
昨天下午,这笔钱已经全部安全进入我们在汇丰和渣打开设的那二十个备用证券账户,随时可以调用。”
郑硕靠在椅背上,双眼微闭,指尖无意识地相互轻轻敲击着。
霍建宁汇报的每一个数字,都在他脑中那个超越时代的“灵魂AI”中快速演算、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永丰厂的800万隐性债务,虽然打乱了他最初的预算,属于尽职调查的疏漏,但这笔钱必须支付。
这不仅关系到收购资产的合法性,更关乎他刚刚起步的“凤凰系”在实业界的信用根基——
一个连收购尾款和遗留债务都处理不清的公司,未来谁敢与你合作?
这800万,是维持实业板块信誉和正常运转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底线。
而多出来的这1390万,就像是计划外多出来的一支奇兵。
这笔钱源于他对汇丰贷款条款的“创造性”运用,本就游离在灰色地带,敏感且存在潜在风险。
如果让它长时间停留在账面上,不仅无法产生效益,反而可能成为审计时的“定时炸弹”。
瞬息之间,利弊已然权衡清楚。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形,目标直指当前股价跌入谷底、但资产质量极其优质的和记国际与九龙货仓。
大规模收购现阶段既不现实也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但用这笔“意外之财”像下闲棋一样,提前布下少量棋子,却是一步极具战略眼光的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