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蓝筹股

郑硕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稳定,像是在模拟某种运算。

他忽然睁开眼,目光在昏暗中锐利得像鹰隼。他伸手拿起那份最关键的资金流向表,凑到眼前,借着窗外最后一点微弱的天光,逐行扫过那些复杂的数字和账户名。

“用收购贷款的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看不出是欣赏还是嘲讽的弧度。

“马家倒台空出的市场,要用实业的钉子去占;而实业扩张需要的血液,还得从资本市场的血管里抽。

这步棋,走得险,但不得不走。”

他知道,那笔未按明面用途使用的贷款,就像一颗埋在地下的雷。

现在看起来风平浪静,一旦被汇丰的风险稽核部门或者潜在的对手盯上,追问起那一千多万港元的真实去向,立刻就是一场巨大的风波。

但此时的香江股市,经过近一年的暴跌,遍地是黄金,机会转瞬即逝,他必须用足everyleverathisdisposal(一切可用的杠杆)。

他端起那杯冷茶,喝了一大口,冰凉的茶汤和强烈的苦涩让他精神一振。放下茶杯时,他的眼神已经变得无比坚定。

他拉过一张便签纸,拿起钢笔,飞快地写下几行字:

“一、严控四只蓝筹股持仓比例,单日跌幅超5%即自动触发补仓机制,动用预留金,分批小单吸纳。

二、密切监控永丰塑料厂整合进度,确保其产能及现金流在三个月内产生正向贡献,夯实‘故事’基础。

三、启动备用方案,物色一家业务单纯、资产干净的小型上市公司壳资源,必要时作为资产注入和资金运作的新平台。”

写完,他将纸条压在镇纸下,再次望向窗外。郑硕清楚,他凭借“灵魂AI”带来的预知和信息优势,在混乱中抢占了先机,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郑硕的指尖缓缓划过报表上“长江实业”的名字,轻轻敲击着。窗外维多利亚港的夜色渐浓,只有零星货船的灯火在黑暗的水面上闪烁。

他清楚地知道,此刻的恒生指数已跌穿90点,创下历史新低,市场被恐慌笼罩如同瘟疫蔓延,但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最深的恐惧里。

他采用的“散兵坑战术”——通过数十个散户口头小单分批吸筹,正是为了在不被大机构察觉的情况下,悄悄收集这些被严重低估的优质资产。

然而,当他的指尖移到“永丰厂隐性债务”那行数字时,动作突然停顿,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掠过眉间。

这笔800万港元的突发债务,像一根细刺,扎破了他过度依赖“灵魂AI”带来的全知错觉。

他意识到,这个来自未来的辅助工具,其分析严重依赖于宿主(郑硕)本人能提供的信息以及上一世公开过的历史资料。

一旦遇到像永丰厂这种未被充分记录或刻意隐瞒的关键信息,尤其是需要深入现场、依赖人际网络才能挖出的“灰犀牛”,“灵魂AI”就无能为力了。

它无法替代真实世界里专业、细致的尽职调查团队。

郑硕深吸一口气,窗玻璃上映出他微微皱起的眉头。

自己前段时间确实有些过于依赖这个“金手指”,以为凭借历史数据就能规避一切风险,竟忽略了组建一支能在地面上为他摸清每一处细节的专业调查团队的重要性,这才差点在阴沟里翻船。

他想起永丰塑料厂那看似完美的收购案中突然冒出的隐性债务,这正是“灵魂AI”基于公开数据无法探测到的“信息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