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凤姐听了,说道:“你也开始说这种话了,难不成鸳鸯说的话真的要应验了?”

贾琏一脸疑惑,问道:“什么鸳鸯的话?”

凤姐便把鸳鸯被请进去后所说的话详细地讲了一遍。

贾琏不以为然地说:“她们的话能算数吗!刚才二老爷把我叫去,跟我说:‘老太太的事儿固然得认真办,但要是传出去,知道的人会说老太太是自己了结的;不知道的人,只会说咱们把老太太的银子都藏起来了,现在咱们家这么宽裕,老太太的银子用不完,谁还要么?这些银子还是得用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在南边的祖坟是有,可阴宅还没有。老太太的灵柩是要送回南边去的。咱们得留些银子在祖坟上盖几间房子,剩下的再买几顷祭田。咱们要是回去住也就罢了,就算不回去,也让那些贫穷的族人住着,好让他们按时按节地早晚烧香,时常去祭扫祭扫。’你想,这些话可不是正经主意?照你这么说,难道要把银子都花光不成?”

凤姐又问道:“那银子发下来没有?”

贾琏无奈地说:“谁见过那银子!我听说咱们太太听了二老爷的话后,一个劲儿地撺掇二太太和二老爷,说:‘这是个好主意。’让我能怎么办?现在外头搭棚、抬灵这些事儿要支几百两银子,到现在还没发下来。我去要,他们都说有银子,让先让外头把事办了,回来再算账。你瞧瞧这些奴才们,但凡有点钱的,早就溜之大吉了;按照名册去叫人,有的说生病了,有的说下庄子去了。就剩下几个走不动路的,只有赚钱的能耐,还有赔钱的本事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凤姐听后,呆呆地愣了半天,最后无奈地说道:“这还怎么往下办!”

正聊着天呢,就见一个丫头走过来,说道:“大太太有话要问二奶奶,今儿已经是第三天了,里面还是乱糟糟的。饭都已经供上了,难道还要让亲戚们一直等着吗?喊了半天,菜倒是上来了,饭却没见着,这是什么办事的道理!”

凤姐赶忙进了屋,大声招呼人来伺候,匆匆忙忙地把早饭给应付过去了。偏巧那天来的人特别多,里面的人都一个个没精打采、呆若木鸡的。凤姐没办法,只能先在那儿照料了一会子,心里又惦记着要安排人手,便赶紧出来,把旺儿媳妇叫来,把家里所有的女眷都召集齐了,然后一项一项地分派任务。众人都答应着,却站在原地不动。

凤姐火了,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赶紧上饭!”

众人说道:“传饭倒是不难,只要把里面的东西发下来,我们才好去照管安排。”

凤姐骂道:“你们这群糊涂东西!给你们分派了任务,自然少不了该有的东西。”

众人没办法,只好勉强答应着。凤姐随即往上房走去,打算取些要用的东西,还得去请示邢夫人和王夫人。可一看人多嘴杂,实在不好开口,再一看这会儿太阳都快偏西了,时间紧迫,便只好去找鸳鸯,说想要老太太留存的那份器物。

鸳鸯说道:“你还来问我呢,那一年二爷把它当出去了,后来赎回来了吗?”

凤姐说道:“我不要银的金的,只要那一份平常用的就行。”

鸳鸯说道:“大太太、珍大奶奶屋里用的那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

凤姐一听,觉得有道理,转身就走了,只好到王夫人那边,找了玉钏和彩云,这才拿到了一份器物,急忙让彩明登记入账,然后发给众人收管。

鸳鸯看到凤姐这般慌张忙乱的样子,又不好把她叫回来,心想:“她平日里办事,那是多么干脆利落、周到妥帖,如今怎么变得如此缩手缩脚了!我看这最近两三天,她做事完全没了章法,一点头绪都理不清,老太太生前那么疼爱她,这不是白疼了吗!”

可她哪里知道,邢夫人听了贾政的话后,正合了她对未来家计艰难的担忧,心里巴不得能多留些钱财,好为以后做个收尾安排。

况且,操办老太太的后事,原本就该是长房来拿主意。贾赦虽然不在家,但贾政又是个拘泥守旧的人,遇到事情就总是说请大奶奶拿主意。邢夫人向来清楚凤姐花钱大手大脚,贾琏又爱搞些歪门邪道的事儿,所以对凤姐管得死死的,一点儿都不放松。

鸳鸯还以为凤姐已经把那笔银两交出去了,所以看到凤姐办事如此不顺畅、受掣肘,就怀疑凤姐是不肯用心,于是在贾母的灵前,没完没了地唠唠叨叨,哭个不停。

邢夫人等人听出鸳鸯话里有话,却没反思是自己不让凤姐放手去办事,反而说道:“凤丫头办事果然有些不上心啊。”

到了晚上,王夫人把凤姐叫到自己跟前,说道:“咱们家如今虽然不比从前风光,但面子上总还是要顾及的。这两天家里人来人往不断,我看好多地方都照顾得不够周全,想来是你没来得及吩咐下去。还得麻烦你多替我们操操心、费费力才好!”

凤姐听后,愣了好一会儿,心里本想说出银钱不充裕、难以周全安排的情况,可银钱的事情向来是由外面的人掌管,王夫人说的只是照应不周,凤姐也不敢为自己辩解,只好沉默不语。

这时,邢夫人在一旁插话道:“按道理说,本该是我们这些做儿媳妇的来操心这些事,这本就不是孙媳妇该承担的。只是我们实在抽不开身,所以才把这差事托付给你,你可不能撒手不管。”

凤姐听了,脸涨得通红,正要开口解释,就听见外面鼓乐声奏响,原来是到了烧黄昏纸的时辰。众人纷纷开始举哀,这种情况下自然没办法再继续交谈。凤姐原本打算等之后有机会再解释,可王夫人却催促她赶紧出去料理事务,说道:“这里有我们照应着,你赶紧去把明天的事情安排妥当。”

凤姐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与委屈走了出来。随后,她让人把众人都召集到一起,又细细地吩咐了一番,说道:“各位大娘、婶子们,求求你们可怜可怜我吧!我在上头挨了好多责备,都是因为你们做事不齐整,让人看了笑话。明天你们就多辛苦辛苦吧。”

那些人听了,连忙回应道:“奶奶办事又不是头一遭了,我们哪敢不听呀?只是这回的事情,实在是太过繁琐复杂了。就说安排这顿饭吧,有的人要在这里吃,有的人却要回家吃;请了这位太太,又偏偏有那位奶奶不来。像这类情况,怎么可能安排得周全?还希望奶奶能劝劝那些姑娘们,让她们别再挑三拣四的就好了。”

凤姐无奈地说道:“首先老太太身边的丫头们就很难应付,太太们身边的人也不好说话,你让我去说谁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接着说道:“以前奶奶在东府的时候还代为管理事务呢,那时要打要骂的,多么干脆利落,谁敢不听从?怎么现在连这些姑娘们都压不住了?”

凤姐叹了口气,说道:“东府里的事,虽说是我帮忙操办的,可太太也在盯着,我实在不好意思多说什么。但现在可是咱们自己家的事情,钱又是从公中出的,谁都能说上几句。还有,现在外面那些人,我使唤起来也不灵光了。就比如说,棚子里要添件什么东西,我让人传话出去,结果左等右等也不见送进来,你说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大家听了,问道:“二爷在外面,难道还应付不来吗?”

凤姐苦笑道:“别提他了!他也有他的难处。首先,钱不在他手里,每要一样东西都得一层层往上请示,哪能那么容易就凑手。”

大家又问:“那老太太的那笔银子难道也不在二爷手里吗?”

凤姐说:“你们回头问问那些管事的,自然就明白了。”

大家恍然大悟,说道:“怪不得!我们听外面那些男人们抱怨,说:‘这么重要的事,咱们却一点儿也插不上手,净干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这样下去,大家怎么能齐心协力呢?”

凤姐说:“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眼前的事大家还是多上点心吧。要是闹得上面有了什么不满,我可不会跟你们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