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则优哉游哉地骑着他的小毛驴,怀里紧抱那个紫檀木茶叶盒,不用猜,里面定是他珍藏的极品好茶;
回纥王子阿史德骑着一匹神骏的黑马,腰间那柄弯刀在晨曦中闪着寒光,为他平添几分彪悍之气;
更让我眼皮微跳的是,严庄和安禄山居然并肩骑马而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气息沉稳的黑衣随从。老安啊老安,你来喝喜酒就喝喜酒,带这么多手下,是怕我家酒不够喝吗?
再后面,是府里的家丁丫鬟们,人人身着新衣,举着硕大的喜字灯笼,灯笼上精心绘制着盛放的牡丹和展翅的凤凰。整支队伍迤逦排开,足足绵延了半条街,远远望去,真如一条披红挂彩、即将腾空而起的红色长龙。
义父杨国忠站在门口,今日他穿着常服,脸上带着难得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过于和蔼的笑容。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之大,让我怀疑他是不是想把我的麒麟暗纹给拍出来:
“子游,好啊!今日总算要把你这小子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了!” 他特意在“嫁”字上咬了重音,引得周围知情人一阵低笑。
我面上保持微笑,心里翻了个白眼,拱手道:“义父放心,孩儿定不负期望。” 心说您老人家自从吃了那“七转青魂丹”,不但变成了忧国忧民的好官,连幽默感都变得这么……别致了。
这时,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只见我那位诗仙师父李白,拎着个快见底的酒坛子晃晃悠悠地凑过来,白袍上还沾着几点酒渍,显然昨夜又不知在哪个酒肆高歌畅饮了。
“臭小子!”他大手一伸,差点薅掉我的金冠,“今日娶亲,敢给师父我丢人,或是日后敢欺负季兰丫头,小心我拿青莲神剑劈了你!” 说着还比划了个剑诀。
我赶紧侧身躲开他那满是酒气的“关爱”,笑道:“师父,您这……酒还没醒呢?徒儿哪敢啊!” 心里吐槽:您老这状态,还能找到剑在哪儿吗?
朱放这活宝也挤了过来,神秘兮兮地往我怀里塞了个用红布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压低声音道:“子游,拿着!这可是兄弟我好不容易求来的‘平安果’!用红线足足缠了九圈,保你拜堂时不腿软,洞房时龙精虎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挤眉弄眼,又凑到我耳边,用更小的、但周围几个人绝对能听到的声音“威胁”道:“要是敢忘戴,或是效果不好,我就杀到长安来,住在你这李府不走了,天天蹭吃蹭喝!”
我哭笑不得地接过那沉甸甸的“平安果”,感觉像接了个烫手山芋,这玩意儿真能保平安?别是哪个江湖术士骗他的吧?
吉时已到,随着司仪一声高唱,迎亲队伍正式出发。我翻身上马,走在队伍最前列,阿东在一旁牵着缰绳。队伍沿着长安城最宽阔的大街行进,好家伙,街道两旁早已被闻讯而来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万人空巷恐怕也不过如此。
卖胡饼的王婆挤在人群最前面,举着几个撒满芝麻、香气扑鼻的胡饼高喊:“沾沾李青天的喜气!免费尝!李大人请吃喜糖咯!” 她那饼上的芝麻,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油光。
卖糖葫芦的老汉也扯着嗓子助兴:“新郎官!接住我这串红果!祝您和夫人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说着就将一串裹着晶亮糖衣、红得耀眼的糖葫芦奋力抛了过来,被眼疾手快的阿东一把接住。
一群总角孩童兴奋地追着队伍跑,嘴里喊着稚嫩的童谣:“看新郎官娶亲喽!看新娘子坐花轿喽!” 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
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儒服的书生挤在人群里,大概是听说了今日娶的是才女李季兰,情绪激动地高声吟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引得周围一片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