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他已将一盏橙黄透亮、香气扑鼻的茶汤递到我面前,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依言接过,先观其色,汤色清澈明亮,宛如琥珀;再闻其香,一股清锐的豆香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兰花香,直透心脾;浅啜一口,滋味鲜爽甘醇,回味悠长,喉韵间还泛着清甜。
“好茶!”我由衷赞叹,这味道即便放在我那个咖啡因过剩的时代,也绝对是顶尖货色,“此茶香气高锐,滋味鲜爽,实乃上品!如果我没猜错,这该不会是江宁那边有名的‘仙紫雾’吧?”
“子游兄果然见识不凡,正是‘仙紫雾’。”陆羽眼中闪过一抹遇到知音的满意之色,但随即又恢复了他那严谨的本色,“然,‘仙紫雾’产量终究有限,乃顶尖之物,专供长安本号及王公贵胄,以彰身份。”
他略作停顿,从身旁的行囊中取出一本厚实得能当砖头使的册子,郑重地递给我:“此乃茶园面积、茶树品种、预估产量,以及新探明的几处潜在优质茶山,皆记录在册。
另附有我对于不同产地茶叶特性、最佳焙火程度、冲泡要点的一些心得随笔,亦附录于后,供子游兄参详。”
我接过册子,入手沉甸甸的,颇有分量。翻开一看,里面是陆羽那工整如印刷体的小楷,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不仅文字详实,还配了不少他自创的图表和地势草图,数据明确,分析入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简直是一份跨越千年的、详尽的唐代茶叶产业调研报告和供应链规划书!有了这东西,念兰轩的原料命脉就算基本稳住了。
“陆兄真乃我李哲的萧何也!”我抚掌大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有此坚实根基,何愁我念兰轩不能开遍大唐天下?前日阿福还来报,各地分号的铺面已基本妥当,人手也在培训,只等你这新茶入仓,便可择吉日陆续开张,大干一场了。”
陆羽微微颔首,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阿福掌柜办事确实得力,这些时日信中也与我多有沟通。各地物色的铺面,据他描述,位置皆属佳选,可见其用心。
只是……”他微微蹙起眉头,显露出技术总监的担忧,“分号既多,分布又广,各地茶叶品质的把控尤为关键,绝不能砸了念兰轩的招牌。
我意,需在江宁设一总茶仓,由我亲自坐镇,统一验收、拼配、复火焙制,再分运各地。如此,方可最大限度保证无论长安还是苏州,客人喝到的念兰轩茶品,风味统一,品质上乘。”
“此议甚好!正合我意!”我立刻大声赞同。这不就是建立中央工厂和品控中心的思路吗?陆羽这脑子,不愧是能成圣的人,商业远见杠杠的。“一切但凭陆兄安排。所需人手、银钱、物料,尽管与阿福沟通,或者直接告知我便是,绝无二话!”
接下来,我们便就着氤氲茶香,详细商讨起总茶仓的选址(要临近水路便于运输)、建制(需有足够的仓储、拣选、焙茶空间)、人员培训(核心技师需陆羽亲自挑选教授)等具体事宜。
陆羽思路清晰,考虑周详,许多细节,比如防潮、防火、防虫,甚至不同季节的仓储温度湿度调控,他都想到了,比我这半吊子现代人想得还要周全。看着他侃侃而谈、目光灼灼的模样,我心中暗叹,这位爷要是生在现代,绝对是个能把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品控玩出花来的顶尖高手,说不定还能混个CTO(首席技术官)当当。
正当我们谈得投入,亭外传来朱放那极具穿透力、咋咋呼呼的声音:“好你个陆鸿渐!有好茶独享,也不叫上我老朱!真是重色轻友……哦不,是重游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