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睡眼惺忪地被四个女人簇拥着出了门。乌程的街市比两年前更加繁华,叫卖声此起彼伏。李冶和杜若走在前面,不时在摊贩前驻足;月娥和春桃跟在后面,手里很快提满了各色物品。
我们一路走,一路有李冶的老相识与之寒暄。布庄的孙掌柜硬是塞给李冶一匹上好的越罗;药铺的吴大夫送了她一包自配的安神茶;就连街角的卖饼阿婆都记得我与李冶爱吃她家的梅干菜饼,特意包了一摞让我带回去。
小姐,买些新绸缎做衣裳吧?春桃指着一家布庄。
先去铁匠铺看看。李冶眼中闪着狡黠的光,夫君可还记得当年的这家铁匠铺。
铁匠铺的古铜色壮汉正在打铁,见我们进来,眯着眼一打量,突然瞪大眼睛:李大家,您回来了?
李冶笑着拱手:张师傅,别来无恙。我快步上前,您的铁器铺子还在啊!
张师傅哈哈大笑,指了指铁锤:托公子的福!还想不想再试试?他神秘地压低声音,听说您现在是大官了?他上下打量我一身锦袍,啧啧称奇,一身肌肉直颤,我早就看出您不是一般人!
李冶得意地说:张师傅,我夫君现在是三品银青光禄大夫。壮汉连连作揖:失敬失敬!李大人今日来是......
打几把好剪刀。我笑道,长安的剪刀都不及张师傅的手艺。壮汉乐得合不拢嘴,当即拍胸脯保证三天后交货。
离开铁匠铺,我们又去了木雕艺人周师傅的摊位。老周一眼认出我们,激动得差点摔了手中的刻刀:李大家与公子回来了!自从您让我雕完那个小人以后,我就开始雕人物,可是让我赚了不少钱呢!
我拿起摊上一只精美的木雕人物,又看了看依旧精瘦的中年男人:您的手艺更精进了。
周师傅连连摆手:托您的福!说着从柜台下取出一个锦盒,这是我特意为您准备的,一直没机会送出去。
盒中是一套精美的茶具:茶则、茶匙、茶针一应俱全,每一件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笑脸。
这.......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周师傅憨厚地笑着:听说您在外地开了茶坊,就琢磨着您总有一天会回来。
采买完毕,我们大包小包地往回走。路过醉仙楼时,朱放从二楼窗户探出头来:李哲!上来喝酒!
李冶白了他一眼:朱明府,大白天就喝酒,县衙没事做吗?朱放笑嘻嘻地说:本官今日休沐!说着从窗口垂下一根绳子,把年货吊上来,我让人送回府上!
我们哭笑不得,只好照办。李冶安排春桃带着杜若与月娥回了别院后,我与李冶才上了楼,发现陆羽也在,桌上已经摆好了酒菜。你们俩倒是逍遥。我摇头笑道。
李哲!朱放一看到我就嚷嚷,快来评评理,陆羽这厮耍赖!我笑着走过去,看着棋盘上黑白交错的局面。调笑说道:“居然来醉仙楼下棋?也就只有你们能做到。”
“还不是这大县令,非要拉着我来。”陆羽给我斟了杯酒:李兄,关于茶道新法......
朱放一把捂住他的嘴:打住!今日只叙旧,不谈茶!他举起酒杯,来,为我们的李大人荣归故里,干杯!
陆羽佯怒的瞪了一眼朱放,“当多大的官也掩饰不了你的俗不可耐。”
四个杯子在空中相碰,酒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远处传来集市上嘈杂的人声,近处是醉仙楼熟悉的酒香。我望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忽然明白,无论走得多远,这里永远是我在大唐最温暖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