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依依惜别

我与李冶相拥,望着远去的轻舟,从袖中抽出师父临走时交给我的一卷诗笺。我要去幽州会会安禄山那厮。纸上墨迹尚未干透。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李冶接过诗笺轻声吟诵,睫毛在晨光中颤动如蝶。师父大笑着向我们挥手,我忽然想起什么,追出几步喊道:师父!青玉牌的诗——

哈哈哈...笑声随风飘来,英雄何须问此行!

李冶往我的怀中挤了挤,“我们是不是也要回长安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夫君在长安城中为娘子准备了惊喜,你不打算看看?”

李冶顿时喜上眉梢,“真的?什么惊喜?”“说了是惊喜,当然不能现在告诉你。”食指在李冶的鼻尖上轻轻划过。明日便是杨国忠拜相之日,为了笼络人心我也必须回去。

收拾好行囊,已近午时。二十余只白鸽让我犯了难,李冶看出了我的难处,“先给它们备好七日的饮食,回了长安再从长计议。”

我点点头,如今只能这样了。心中想着回长安后派个伙计过来打点这水上庭院,连同饲养这批训练有素的信使。

当日申时,我与李冶站在永宁坊的宅邸前。黑漆大门上二字鎏金闪烁,门楣雕着缠枝牡丹,气派非常。

几个小厮正忙着往门廊挂灯笼,见我们驻足观望,为首的精瘦少年眼睛一亮。可是东家回来了?看了看李冶,对着少年微笑点点头。

少年小跑着迎上来,膝盖一弯就要跪倒。我连忙扶住,他却不依不饶地作了个长揖:小的阿丙,杨相爷吩咐在此候着东家。

李冶掩口轻笑,白发在阳光下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泽。我抬头望见对面百步外的朱门高楼,金匾上相国府三个字在日光下刺目得很。

宅内回廊九曲,假山玲珑。阿丙引着我们穿过三重院落,每到一处就有丫鬟仆役跪地相迎。最里间的主院栽着两株老梅,树下石桌上摆着套越窑青瓷茶具,与念兰轩用的是同款。

杨相爷说东家爱茶,特意从念兰轩拿回来的。阿丙献宝似的揭开茶罐,这是前日刚到的凤凰单枞,说是长在悬崖上的古茶树...

小主,

我摩挲着茶罐上贴的红纸,忽然想起什么:苏州阿福可到了?

小的不知阿丙连连摇头,这都是杨相国从念兰轩带回的,小的还没去过那里。所以…

话音未落,李冶忽然拽了拽我的袖子。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正厅的紫檀屏风后隐约透出个人影。那人也不躲藏,大笑着转出来,绛紫官袍上金线绣的孔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东家可算回来了!杨国忠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竟是要行大礼。我急忙托住他的手臂,看了看两侧的下人,杨国忠心领神会,不再动作。

但是,顺势握住我的手,掌心潮湿温热:老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东家盼回来了说话间眼睛却往李冶身上瞟。李冶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白发垂落遮住半边脸庞。

杨相爷如今可是贵不可言,这二字可折煞我李哲了。我在他耳边轻声的笑着说道。并拉着他的手引他入坐。“你们都下去吧!我与子游多日未见,有话要说。”杨国忠袖袍一挥。

下人们都散去后,“这位定是东家夫人,老奴这厢有有礼了。”说着话又要跪拜李冶。“这可使不得,”李冶连忙搀扶起杨国忠。

杨国忠老脸一红,向后退了一步,“夫人有所不知啊!若不是东家,老奴差点就妄为这大唐之官。”说话间又跪了下去。李冶看着微微点头得我欣然接受,不再搪塞。

“都是相国了,这样不好,坐下说话,而且…这京城之中保不齐有人家的眼线。”我平静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