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一声巨响,领头的一辆“启元-3型”战车猛地一震,左侧履带被炸断,瘫在原地冒起浓烟。
“地雷!是反坦克雷区!”陈锐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命令:“工兵前出排雷!所有战车,减速,注意观察!”
然而,德军精心布置的雷区密度远超预期。接二连三的爆炸在装甲队列中响起,不断有战车触雷瘫痪。与此同时,德军隐蔽在侧翼树林和加固混凝土工事中的反坦克炮开火了。
“砰!砰!砰!”37毫米和50毫米口径的Pak系列反坦克炮射出的钨芯穿甲弹,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精准地扑向帝国战车。这些炮位伪装得极好,炮手训练有素,往往在极近距离才突然开火。
一辆“启元-3型”的正面装甲被击中,火星四溅,虽然未能完全击穿,但巨大的动能震得车内成员头晕眼花。另一辆侧面中弹,较薄的侧装甲被轻易撕开,弹药被引爆,整辆车瞬间化作一团燃烧的铁棺材。
“寻找掩护!瞄准火力点还击!”陈锐声嘶力竭地命令着。战车上的坦克炮开始轰鸣,机枪手对着可疑方位疯狂扫射,试图压制德军火力。但泥泞的地形严重限制了战车的机动性,它们如同陷入蛛网的甲虫,行动迟缓,成了德军反坦克炮的活靶子。
跟进的步兵也遭到了德军机枪和迫击炮的猛烈打击。MG08重机枪特有的“撕布机”声密集响起,交叉火力像镰刀一样收割着生命。士兵们被迫趴在泥水里,或是依托弹坑、损毁的战车残骸进行还击,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第八军的突击部队在格拉博韦茨村外围不足五百米的区域内,与德军陷入了残酷的消耗战。独立装甲第一旅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战车,步兵伤亡更是惊人。
几乎在同一时间,第一集团军段祺瑞部在圣彼得堡方向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发起的牵制性进攻,也在普斯科夫附近遭遇德军顽强抵抗,进展甚微。第二集团军马啸川部在明斯克方向的试探性攻击,同样被德军完善的防御体系所阻,未能取得突破。
基辅,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吴佩孚脸色铁青地听着前线传回的战报。参谋军官们忙碌地在地图上标注着敌我态势,代表第八军的蓝色箭头仅仅向前挪动了一小段,便被密密麻麻的红色防御符号死死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