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番外篇:国际联盟创始成员国概览

启元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华帝国皇帝柏凌云于新京太和殿宣告“国际联盟”正式成立。联盟以“维护全球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构建以中华帝国为核心、多极协同的集体安全体系。联盟总部设于新京,旗帜以赤龙旗为底,环绕各成员国象征图案,象征“万邦协和,龙御寰宇”。

五大常任理事国

1、中华帝国

联盟创始国、常任理事国、总部所在地,对重大决议享有一票否决权。帝国通过《伊斯坦布尔和约》《莫斯科和约》等,确立了对东欧、亚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绝对掌控。领土横跨东亚、北亚、东南亚、大洋洲、太平洋诸岛及美洲阿拉斯加、夏威夷、巴拿马运河区等战略要地,人口约七亿。帝国军队在全球关键通道驻防,其意志即为联盟之意志。作为联盟的缔造者与主导者,承担“维护全球秩序”的特殊责任,享有在成员国驻军、控制战略要地、优先开发资源等特权。

2、大英帝国

常任理事国,中华帝国的战略盟友。本土及海军实力在战争中受损,为了对抗德美,被迫承认中华帝国在太平洋、印度洋和亚洲、东欧的主导权,力图保留其非洲的殖民体系,其全球利益需与帝国协调。帝国同意其接收利比亚等地,以换取其承认帝国对塞浦路斯岛、罗德岛的主权,默许帝国海军控制苏伊士运河并进入地中海。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常任理事国,中华帝国的紧密盟友,帝国在欧洲大陆的坚定拥护者。目前本土已经被德国占领,大陆上的领土仅剩下土伦港,目前政府临时所在地在科西嘉岛上的阿雅克肖。法兰西支持中华帝国在地中海的军事存在,以换取中华帝国帮助其收复本土和保住其非洲的殖民地,其战后重建也依赖中华帝国的经济援助。

4、西班牙王国

常任理事国,中华帝国在欧陆的重要盟友。原为英国盟友,为对抗德国不得不全面依附中华帝国。在中华帝国支持下,国际地位得以提升。接受中华帝国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军事协防,并同意中华帝国在巴塞罗那、加的斯、拉科鲁尼亚和其非洲殖民地的丹吉尔、卡萨布兰卡建立海军基地,是中华帝国海军进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陆上支点。

5、葡萄牙共和国

常任理事国,原为英国盟友,为对抗德国不得不成为中华帝国的战略从属。中华帝国扶持其成为常任理事国,其非洲殖民地的安全与稳定依赖帝国海军保障,其广阔的非洲殖民地(如安哥拉、莫桑比克)为中华帝国全球力量投送提供了关键跳板。中华帝国在其殖民地的莫桑比克、贝拉、纳米贝、罗安达和亚速尔群岛设有海军基地。

各洲创始成员国

亚洲

6、波斯王国

中东古国,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现任国王为艾哈迈德·沙·卡扎尔。中华帝国在中东的忠实盟友,参与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战后获中华帝国支持获得阿塞拜疆地区,其石油资源优先向中华帝国供应。中华帝国在阿巴斯港和格什姆岛建设有海军基地,并享有其波斯湾沿岸港口优先使用权,在其陆上战略要地也设有军营。

7、阿富汗汗国

中亚山国,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与中华帝国签订了《喀布尔保护条约》,其独立获得中华帝国保障。中华帝国在喀布尔设有军营。

8、尼泊尔王国

喜马拉雅山南麓王国,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是中华帝国传统藩属,向中华帝国提供廓尔喀雇佣军。

9、海得拉巴王国

天竺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土邦,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00万,资源极其丰富。其尼扎姆率先接受中华帝国保护,成为中华帝国在天竺统治的基石。

10、迈索尔王国

位于天竺南部,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以富庶和相对开明的统治闻名。其统治者较早与中华帝国全面合作,成为中华帝国在南天竺的模范保护国。

11、巴罗达王国

西海岸富裕土邦,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以其现代化尝试和亲帝国立场而受中华帝国青睐,是中华帝国掌控古吉拉特地区的关键。

12、瓜廖尔王国

天竺中北部军事强国,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万。其剽悍的骑兵部队被纳入中华帝国在当地的辅助军事体系。

13、印多尔王国

天竺中部重要王国,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0万。在中华帝国改组天竺秩序时,因其合作态度而被保留并提升为成员国。

14、特拉凡哥尔王国

位于天竺最南端,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控制重要香料贸易和海岸线,其独立地位与安全由中华帝国海军直接担保。

15、焦特布尔王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塔尔沙漠地区的拉杰普特强国,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军事力量成为中华帝国稳定该地区的重要助力。

16、乌代浦王国

拉杰普特文化中心,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在中华帝国主导的新秩序中寻求到生存与发展空间。

17、斋浦尔王国

战略位置重要,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通过与中华帝国合作,确保了自身在北部天竺的领先地位。

18、巴哈瓦尔布尔王国

位于印度河沿岸的沙漠王国,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其忠诚为中华帝国提供了通往中亚的潜在陆路通道,中华帝国计划修建的连接波斯与天竺的战略铁路将穿过其境。

19、卡奇王国

控制卡奇湾沿岸地区,地理位置关键,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其港口由中华帝国运营,成为中华帝国货物进出中亚的重要枢纽。

20、帕蒂亚拉王国

天竺北部的锡克强国,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其英勇的士兵被大量征募进入中华帝国在天竺当地组建的驻防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