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兴农桑减免赋税 稳根基民心归附

新京皇城内的改革风暴,在官制与议政的层面激荡之后,其最深沉、最广泛的力量,终于要落向帝国最广阔的田野,落向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构成了帝国真正基石的亿万农民。

柏凌云深知,任何宏伟的蓝图,若不能惠及黎庶,不能夯实农业根基,都将是空中楼阁。在挥动利剑斩向旧制度的同时,他必须播撒雨露,滋养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

这一日的朝会,议题不再充斥着激烈的辩论,反而显得格外务实与沉稳。新任户部尚书钱进手持厚厚的账册与图册,正在详细奏报帝国当前的农业状况。钱进是在北伐期间因统筹粮饷有功而得到擢升的能吏,面对庞大帝国的钱粮统筹,他显得谨慎而专注。

……陛下,北伐战事虽已平息,然中原、江北多地,因战乱及清廷末年之盘剥,田地荒芜甚众,水利年久失修,灾荒频仍。小农破产,佃户困苦,各地仓廪空虚,若遇灾年,恐生饥馑,动摇国本。且前清赋税制度混乱,正税之外,火耗、摊派、浮收层出不穷,胥吏中饱私囊,民不堪负……

听着汇报,柏凌云的神色凝重。这些情况,他早已通过锦衣卫的密报了然于胸,但经由户部正式提出,更显问题之严峻。殿内群臣,无论文武,也都面色肃然。粮食,是帝国的命脉,无人敢在此事上怠慢。站在武官队列中的柏凌岳虽然对数字账目不甚了了,但也明白粮草于军的重要性,不由竖起了耳朵。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柏凌云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前明覆灭,前清倾颓,皆因失却民心,而民心之失,首在饥寒交迫,赋税沉重!朕起于微末,深知民间疾苦。今日之帝国,非为效仿历代王朝,循环往复,而是要开创万世太平!而这太平之基,首在农桑,首在轻徭薄赋!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大帝国地图前,目光扫过那些标注着主要产粮区的平原与盆地。

故,朕决意,推行《兴农安民诏》,核心有三:减赋税、分官田、修水利!

他逐条宣布,字句清晰,不容置疑:

一、赋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除前清一切苛捐杂税、火耗加派!正税依摊丁入亩之策,按田亩多寡征收银钱或实物,税率统一定为三十税一,并昭告天下,此率为祖制,永不加赋!朕要让天下农夫,知道自己每年只需缴纳多少赋税,再无胥吏上下其手之余地!

二、分配官田。将北伐期间抄没之满清官田、旗田、皇庄,以及各地无主荒地,全部收归国有,建立官田册。优先分发给无地、少地之贫农、佃户及退伍之有功将士!分得田亩者,登基造册,颁发地契,承认其永佃权,三年内免征一切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