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电池,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掌声如雷动!许多人的眼睛都亮了,甚至有些年纪稍长的企业家,眼角微微湿润。他们等了太久,等了这样一个有魄力、有格局的龙头企业,来带领他们打破外资的垄断,真正走向产业链的上游!

这场恳谈会,效果立竿见影。会后,超过二十家企业与见鹿科技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多个联合实验室和攻关项目迅速启动。一股凝聚的力量,开始在见鹿周围形成。

然而,就在“泰山计划”和生态扶持战略高歌猛进之时,沈渊那边,却传来了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

深夜,林见鹿办公室。

沈渊将一份检测报告放在林见鹿面前,脸色不算好看:“我们派往瑞典‘Nordic Semicarb’的技术小组发回了初步评估报告。好消息是,他们的‘冷烧结’技术原理是可行的,在实验室环境下制备出的碳化硅样品,某些性能参数甚至超过了新川电工的顶级产品。”

林见鹿眼睛一亮:“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沈渊叹了口气,“他们的工艺极其不稳定,良率……低得令人发指,连1%都不到。而且,实验室的设备完全无法用于规模化生产。简单说,这还是一项停留在论文里的技术,要把它工程化、量产化,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可能是个无底洞。我们G9的项目,等不起。”

林见鹿拿起报告,快速翻看着那些复杂的数据和图表,还有技术小组在现场拍摄的照片——那与其说是个实验室,不如说是个设备简陋的大学研究室。

希望与失望交织。这柄期待的“奇兵”,似乎比想象中还要脆弱。

林见鹿沉默了片刻,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窗外,上海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一片瑰丽的颜色,也映照着他眼中明灭不定的光芒。

突然,他抬起头,看向沈渊,眼中非但没有气馁,反而燃烧起一种更加炽烈的火焰。

“老沈,还记得我们当初做灵犀系统,第一个原型版本烂得像一坨狗屎吗?”

沈渊一愣,随即失笑:“记得,跑个Demo都能死机十几次。”

“那现在呢?”林见鹿追问。

“现在……它是我们最坚固的护城河之一。”

“所以,”林见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越是颠覆性的技术,初期往往越是不堪入目。1%的良率,意味着它有99%的提升空间!既然看准了方向,就不要怕路远。”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通知瑞典那边,见鹿科技,决定对‘Nordic Semicarb’进行**A轮领投**!不仅投钱,我们技术小组就地转型,成立‘北欧联合实验室’,我亲自协调国内的设备和材料资源空运过去!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

沈渊震惊了:“林总,这赌注是不是……”

“这不是赌博,这是投资未来!”林见鹿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告诉我们的团队,他们的任务,不是去评估一个成熟的产品,而是去**亲手创造一个奇迹**!G9的量产节点很重要,但如果能借此掌握下一代碳化硅的核心技术,暂时的延迟,完全可以接受!”

他走到白板前,在“北欧奇兵”下面,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电池,我们要自己造!供应链,我们要自己建!核心技术,我们更要自己突破!”

“磐石集团想用供应链困死我们?他们恐怕打错了算盘!他们是在逼着我们,变得更强大,更独立,更无可匹敌!”

就在林见鹿为破局而全力冲刺时,周薇从江州发回了一条加密信息:

「**土地合同已签,‘泰山’明日动工。但收到风声,某些国际矿业巨头,似乎对我们大规模囤积锂矿原料的动向,非常‘关注’。另外,宁王那边,对我们自建电池的计划,反应似乎有些微妙。**」

新的风暴,已然在酝酿。自建堡垒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林见鹿刚刚为碳化硅的困境找到一丝曙光,动力电池这片主战场上,更强劲的对手,已经开始亮出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