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月背,“启明号”那超越原始设计的、仿佛拥有生命般缓慢“生长”的形态,带给书院的震撼久久未能平复。这种被更宏大规律或意志“引导”甚至“塑造”的感觉,固然带来了技术上的跃升和美学上的震撼,但也像一根细刺,扎在每一个追求自主性的灵魂深处。

在这创造与疑虑并存、光辉与阴影交织的复杂时代洪流中,林见鹿做出了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决定。他暂时放下了部分日常管理和前沿研究的重担,将自己关在书院一间安静的、有着巨大落地窗可以仰望星空的阅览室里,开始伏案写作。

他没有撰写艰深的科学论文,也没有起草应对“过滤器”的战略规划,而是拿起了一支传统的电子手写笔,在柔光屏幕上,写下了一个书名:

《人类群星闪耀时》

副标题是:记录一个文明在宇宙镜鉴下的觉醒与超越

他希望用文字,记录下这个波澜壮阔时代里,那些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个体与思想,那些定义了“人类”为何的挣扎、突破与辉煌。这既是对时代的存档,也是一种在宏大叙事下,对个体价值与文明本真的坚守和呼唤。

消息传出,引起了不小的好奇。有人认为这是林见鹿在压力下的暂时逃避,有人则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战略布局。但当他最初写就的几章在“智识同盟”内部有限度地传阅后,所有质疑都化为了深深的触动。

书中,他并非以高高在上的领袖口吻叙述,而是像一个冷静又充满温情的观察者,一个故事的收集者和讲述者。

他写 陈默,标题是 《癫火》。他没有着重描写陈默那些石破天惊的理论突破,而是刻画了他在实验室里因为一个灵感而手舞足蹈、因为一个错误而气得踹机柜、在通宵达旦后顶着鸟窝头、眼里却燃烧着纯粹求知火焰的鲜活形象。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挠着乱发,一脸理所当然:‘好玩啊!你不觉得搞清楚这宇宙是怎么转的,比什么都好玩吗?’ 这份近乎孩童般的纯粹好奇,或许正是人类科学精神最本真的燃料,是刺破未知黑暗最锐利的那束‘癫火’。”

他写 埃琳娜,标题是 《锋刃与玫瑰》。他描绘了她平日里玩世不恭、言语带刺的形象,也记录了她无数次在网络安全战场上,以超越常人的冷静和犀利,将危机扼杀于无形的瞬间。更写下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她在一次成功抵御某国情报机构高强度渗透后,默默地将对方试图窃取的一份关于非洲儿童医疗援助的数据,加密发送给了赵昊的基金会。

“……她的外壳是锋利的刃,守护着不容侵犯的界限;她的内里,或许藏着一朵从未示人的玫瑰,只在最隐秘的角落,为值得守护的柔软悄然绽放。”

他写 赵昊,标题是 《泥土与星空》。他讲述了赵昊如何从一名商业悍将转变为扎根泥土的慈善家,如何在非洲的烈日下,与当地人一起修建水井、开办学校,用最朴实的方式,点亮一片片被遗忘的土地上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