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科技突破铸辉煌,引领时代新风尚

李晨站在工学院的高台上,手边是一台刚拆解的蒸汽机。铜管、铁轴、活塞散落在木架上,每一件都标了编号。他低头看着图纸,耳边是工匠们低声议论的声音。

这台机器在实验室里运转过三次,每次都能带动十架纺车。可没人敢用。太复杂,也太贵。光一个密封阀就要耗费三名匠人五日工时,整机造价抵得上一座小磨坊。

“不是不能造,”李晨抬起头,“是咱们把路走窄了。”

他拿起一支炭笔,在黑石板上画出分解图。原本一体的机体被切成七块:动力舱、传动杆、水箱、锅炉、排气管、底座、操控轮。每一部分单独制造,最后组装。

“青州来的张师傅,你带人做锅炉,用锻铁加双层夹壁。”

“洛阳赵组,负责传动,改用榫接活轴,省料又易修。”

“周先生,热损数据再算一遍,看看能不能把燃料耗量压下去两成。”

人群中一名瘦削男子点头应下。他是格物院的周算学,过去在乡塾教书,因通算术被李晨调来专攻热力推演。这些日子他写了厚厚一叠纸,全是数字和线条。

第一批模块分发下去后,李晨亲自去了城外联坊。这里集中了二十四个州选派的骨干匠人,吃住都在工棚。他住在最西头一间,每天跟大家一起吃饭,手上沾满油泥。

第三天夜里,第一套组件试装失败。锅炉压力不稳,蒸汽从接口喷出。有人想放弃。

李晨蹲在残件前,用手摸了一遍接缝。问题出在垫圈材质上。原用牛皮胶合麻布,遇热膨胀不均。

“换竹筋混漆灰。”他说,“南地运来的硬青竹,碾粉拌生漆,三层压制定型。”

第七天清晨,新机点火。蒸汽缓缓升起,传动杆开始转动,连着的木轮一圈圈转起来。现场没人说话,直到纺车全部启动,平稳如流水。

消息传开,各地陆续下单。可真正装到村里,又出了事。

青州某村一台抽水机炸了炉。虽无人伤亡,但动静太大,百姓吓得跪地磕头,说这是惊了河神。官府立刻叫停所有安装。

李晨当天就赶了过去。他带着两名技术员,把坏机拆开查了一整天。最后发现是阀门装反了——本该朝外排气的口子被接进了水箱。

当晚,他在村口空地当众重装一台。从下午到深夜,全村人都围着看。他一边动手一边讲:哪里进水,哪里出汽,什么时候要关阀,什么时候要补水。

第三天,机器连续运行十二个时辰,抽满了整个灌溉渠。

村民围上来问:“这铁家伙真不用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