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界碑立桩,划定疆域

“这碑啊,就像人一样,得时常照看。”老石匠对徒弟们说,“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长脸;你要是糊弄它,红毛鬼子就敢欺负到家门口。”

四、界碑为证,民心归向

最后一块界碑立在与殖民军驻地接壤的平原上。这里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悉尼港的桅杆。立碑那天,天宇亲自来了,还带来了黑石村的幸存者——那个当年被殖民军抢走儿子的老妇人,如今抱着孙子,站在界碑前,笑得满脸是泪。

“娃啊,你看,这是咱家的地界了。”老妇人指着碑上的字,一遍遍教孙子念,“华—夏—自—治—区—域。记住了,以后这就是咱家的地方,谁也抢不走了。”

查理也来了,他带来了殖民当局的界碑证书,上面盖着大英帝国的印章。当他把证书交给天宇时,突然说:“其实,这些界碑立不立,区别不大——你们早就用勇气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划好了疆域。”

天宇握着他的手,目光看向远处正在耕种的田野,正在巡逻的骑兵,正在界碑旁玩耍的孩子:“界碑是给别人看的,更是给自己看的。它能提醒我们,这片土地来之不易,要好好守护。”

仪式结束后,老石匠把自己的工具包放在了最后一块界碑旁。包上的补丁摞着补丁,錾子的刃口磨得发亮,锤柄被手汗浸成了深褐色。“我老了,走不动了。”他对徒弟们说,“以后巡查的事,就交给你们了。记住,看到这些碑,就像看到我站在这儿一样。”

徒弟们含泪点头,将工具包郑重地挂在界碑旁的木桩上。风吹过,包上的布条“哗啦啦”作响,像在诉说着一个老石匠对土地的深情。

三个月后,当所有界碑都立稳,所有石桩都埋牢,天宇让人在华夏城的议事堂挂了幅巨大的疆域图。图上用红线标出了五百平方公里的范围,三十七座界碑的位置都用小红点标注着,旁边写着立碑的日期和石匠的名字。

王贵和牛皋站在图前,看着那蜿蜒的红线,感慨万千。

“这红线,是用弟兄们的血画出来的。”王贵的手指划过红河谷的位置。

“更是用咱的骨头撑起来的。”牛皋握紧了拳头。

天宇走过来,看着地图,又看向窗外——那里,“汉”字旗在风中飘扬,城墙上的士兵身姿挺拔,远处的界碑在阳光下闪着光。他知道,疆域划定了,但守护的路才刚刚开始。

但他不担心。因为他看到,三十七块界碑立在土地上,更立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这颗心还在,这地界就永远不会变,这华夏城,就永远屹立不倒。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界碑上,“华夏自治区域”几个字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守碑的士兵挺直了腰杆,远处传来晚归农夫的歌声,一切都安宁而坚定。这片被界碑守护的土地,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