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没想到天宇如此强硬,气得脸色涨红,却又无可奈何——他看得出来,华夏城的士兵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城门后的暗哨正用弓箭瞄准他们,再纠缠下去,恐怕连回去的路都走不了。
二、拉锯的试探
第二次谈判破裂后,双方陷入了诡异的僵持。殖民当局没有立刻出兵,却加大了对华夏城周边的封锁,禁止商队与华夏城贸易;华夏城则针锋相对,派牛皋率骑兵袭扰封锁线,夺回了几支被扣押的商队。
半个月后,查理第三次来到华夏城。这次,他的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甚至带来了礼物——几匹英国产的毛呢和一架望远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主,”查理的语气不再傲慢,“总督大人说,可以考虑你们的部分条件。比如,允许华夏城自治,但需要向帝国缴纳象征性的贡赋,比如每年一百担棉花。”
天宇笑了笑:“象征性的贡赋?查理先生,你觉得,尊严是可以用棉花衡量的吗?”他指着窗外正在劳作的百姓,“他们种棉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不是为了给殖民者当贡品。”
王贵补充道:“还有驻军的问题,绝不可能。华夏城的防务,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
查理叹了口气:“那……释放华人劳工的事,可以答应。殖民当局愿意赔偿他们的损失,每人十英镑。”
“二十英镑,”天宇寸步不让,“而且,必须公开道歉。那些劳工被你们强征,受尽折磨,一句道歉都不该少。”
双方你来我往,从清晨谈到日暮,却始终在关键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殖民当局坚持要华夏城承认“帝国的宗主权”,天宇则坚决要求“完全平等的自治”;殖民当局想保留贸易监管权,华夏城则要求“自由通商,互不干涉”。
“看来,今天还是谈不拢。”查理收起文件,脸上露出疲惫,“我会把你们的条件带回悉尼,但我不敢保证总督大人会同意。”
天宇送他到城门口,突然开口:“查理先生,你觉得,悉尼的殖民统治能维持多久?”
查理愣住了。
“你们来澳洲,是为了资源,为了利益。”天宇望着远方的海岸线,“但这片土地,终究是我们的。强行压迫,只会激起更多反抗。”他拍了拍查理的肩膀,“回去告诉威廉,各退一步,和平共处,对大家都好。”
查理沉默着上了马,这次,他没有再说狠话。
三、底线的坚守
查理的第三次回报让悉尼殖民当局内部再次分裂。霍金斯等人依旧主张强硬,认为“退让只会让土着得寸进尺”;亚当斯和查理则主张妥协,觉得“与其两败俱伤,不如接受部分条件,先稳住华夏城”。
威廉爵士在犹豫了三天后,做出了新的让步:同意华夏城完全自治,不驻军,不要求缴纳贡赋,但要求华夏城开放三个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商人自由出入,并且在外交上“承认大英帝国在澳洲的主导地位”。
“这是最后的底线。”威廉对查理说,“如果他们还不同意,就准备开战。”
查理第四次来到华夏城,带来了这份新的条件。议事堂内,气氛比前几次缓和了许多,天宇甚至让人端上了新沏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