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好歹识文断字,顺道就能把中原的文教礼制传过去,教那些蛮夷开化。

日后陆风接手时,岂不省力?

这招一石三鸟,划算得很。

******

荆州襄阳,蔡府

蔡讽、蔡瑁刚读完暗卫送来的密信。

候立的荆州暗卫统领陆十二见二人搁下信笺,含笑问道:两位既已阅过我家主公手书,不知蔡氏意下如何?

蔡讽捋须道:大体无异议。只需将颖儿与吴侯的婚事落于文契,老夫便无他求。

正是!蔡瑁连连附和。

使不得!陆十二却摆手道,这般行事难保不泄密,反留祸根。依我看,蔡氏不如公然宣称与蔡夫人断绝亲缘,再放出风声,就说蔡公原本属意将蔡夫人许给刘表。如此更能取信于人。

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为稳妥计,不妨从族中另择贵女许配刘表,先稳住荆州各世家——否则蔡氏恐成众矢之的。

这话绝非危言耸听。眼下憎恶陆风的世家可不在少数。

荆州蔡家作为名门望族,竟公然与陆风结亲,这难道不是对本地豪强的背叛?

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陆风安插在荆州的棋子。

况且蔡家在荆州的势力和财富,确实足以令其他望族心动。

刘表同样未能免俗。

这位州牧自入主荆州以来,就一直想铲除本地豪强,将其势力收归己用。

只是初期计划受挫,才改为拉拢分化之策。

这...

蔡讽与蔡瑁闻言俱是一惊。

此计确实出人意料!

二姐真的不会动怒?日后若因此与我们断绝往来...

蔡瑁仍有些迟疑。

若蔡家付出如此代价,到头来蔡颖与陆风却不愿接纳,岂非得不偿失?

哈哈!断无可能!

陆十二笑道:此计正是我家主公与蔡夫人商议后定下的。夫人不仅知情,还特意修书为证。这里既有夫人亲笔信函,又有我家主公的承诺书,二位一看便知!

说着取出两封信笺递予蔡瑁。

蔡瑁接过信函,与其父蔡讽一同展阅。

确认字迹确系蔡颖手笔,另一封盖有陆风私印后,二人神色稍霁。

既然吴侯已有筹谋,我等自当配合。只是委屈颖儿了。

蔡讽行事向来果断。

为家族前程,他向来不惜代价。

陆十二颔首道:容我重新引见——在下乃吴侯麾下荆州暗卫指挥使陆十二,专司监察荆州动向。今后若有要事,均可通过我联络吴侯,自有特殊渠道确保消息迅捷传达。

荆州蔡氏乃当地豪族之首,寻常事务自无需动其暗卫,然遇棘手之事,此等隐秘力量确可派上用场。若仍力有不逮,尚可求援于黄海舰队与庐江驻军——毕竟相距并不遥远。

荆州暗卫指挥使?

蔡讽与蔡瑁闻之俱是心头一震。此等职衔分明隶属吴侯陆风麾下密探体系,既已细分至州郡层级,足见其暗中培植的势力远超众人预估。更令人心惊的是,对各州郡的渗透程度竟已至斯!老谋深算的蔡讽暗自思忖:即便蔡氏当初未选择归附,凭此等暗藏力量,陆风取荆州亦如探囊取物罢?

念及此处,蔡讽不由庆幸当初决断英明。如今蔡颖与陆风联姻,家族前程自当无忧。待陆十二留下令牌飘然离去时,蔡府上下竟无一名护卫察觉其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