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论坛的演讲和对谈大获成功,林清音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组委会还安排了一场小型的“音乐融合之夜”演出,林清音将与中国旅法音乐家合作,演绎一首改编自古曲《梅花三弄》的筝箫与电子音乐作品。
演出前半小时,后台一片忙碌。林清音已化好妆,身着那件月白色旗袍,正在做最后的开嗓和手指放松。然而,负责电子音乐部分的法国音乐家路易一脸焦急地找到她。
“林!出问题了!我们用来控制灯光和背景VJ的主控电脑,系统崩溃了!备用设备也出现了兼容性问题,技术人员说至少需要二十分钟修复!”路易的额角渗出了冷汗。没有精准配合的灯光和视觉,这首强调意境与科技融合的作品,效果将大打折扣。
伊莎贝拉女伯爵坐在嘉宾席上,似乎察觉到了后台的骚动,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这突如其来的“技术故障”,时机巧合得令人玩味。
林清音的心猛地一沉,但脸上并未显露慌乱。她深吸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二十分钟,观众和嘉宾不可能等那么久。取消演出?这无疑是承认失败,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怀。
“路易,”她迅速冷静下来,看向合作者,“如果我们不用那些复杂的灯光和VJ呢?”
路易愣住了:“不用?那舞台效果会……会很单调。”
“不,”林清音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换个思路。既然科技暂时‘缺席’,那就让音乐本身,成为唯一的主角。”
她立刻与路易和负责箫演奏的老师沟通。她决定,将这首融合电子音效的改编版,临时改回更接近原汁原味的筝箫合奏,只在关键处,由路易用最简单的合成器音色,点缀几个空灵的长音,营造氛围。
“灯光只留一束顶光,照在我们三人身上。视觉部分,完全黑暗。”林清音果断下令,“我们要让所有人,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去感受千年前的那缕梅魂。”
她的临场决断和自信感染了团队。路易和箫演奏老师立刻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