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市场试金石——当理想遇见现实

“我们是不是太一厢情愿了?”林薇反思道,“我们假设消费者极度关心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和数据,但也许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沃尔森’这个品牌本身,就已经是他们足够的信任背书了?我们的系统,提供的可能是一种‘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价值。”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沉闷。投入了巨大精力打造的系统,在真实市场面前,似乎显得有点“叫好不叫座”。

陈默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他没有流露出失望,反而眼神愈发专注。“这不正是我们做最小可行产品试点的目的吗?”他开口道,“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最快地发现我们构想中的盲点和错误。现在,问题暴露出来了,这是好事,是天大的好事!”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如果我们因为这点挫折就怀疑方向,那才是真正的失败。现在,让我们把这些问题拆解一下。”

他在白板上写下:1. 体验门槛。2. 信任传递强度。3. 价值感知不足。

“首先,体验门槛。NFC技术或许更防伪,但当前用户教育成本太高。立即开发兼容二维码的备用方案,让用户可以选择最方便的方式。同时,优化扫码后的页面加载速度和界面友好度,特别是对老年用户。”

“其次,信任传递强度。消费者质疑数据的真实性,这说明我们仅仅‘展示’数据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增强‘可信证明’。”他看向方哲,“能否在页面上更直观地展示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比如,显示该条记录的关键哈希值,并提供一个简单的公共查询入口,让技术爱好者可以去链上验证?同时,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logo和认证信息做得更醒目,甚至链接到官方的检测报告查询平台?”

小主,

方哲点头:“可以做到。这属于呈现层的优化,技术上不难。”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价值感知不足。”陈默的目光扫过林薇和刘强,“我们的系统,目前只是被动地‘呈现’信息。如何让这些信息‘活化’,让消费者能直观地感受到它带来的价值差异?”

林薇若有所思:“或许……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品质一致’这种相对模糊的概念上。云山翠冠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风味和健康属性。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数据,讲一个更生动的‘故事’?比如,通过对比不同批次茶叶的采摘时间、降雨量数据,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这一批的茶汤更鲜爽?或者,强调其严格的农残控制标准,对比普通茶叶,凸显其健康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