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生态潜力的价值:围绕核心企业与社区初步形成的、可不断扩展的服务网络和生态雏形。
他们决定,将以第二份报告作为估值谈判的核心依据,强调公司的未来潜力而非当前财务表现。这是一个大胆的策略,意味着他们必须有能力让精明的投资者相信这些“无形价值”的真实性和可转化性。
三、 谈判桌前的交锋:条款比价格更重要
与昊天的谈判首先启动。对方开出的估值的确颇具吸引力,远高于基于当前财务数据的水平,彰显了产业资本的财大气粗。但随之而来的条款却异常苛刻:
· 一票否决权:要求在董事会席位和关键决策(如增资、并购、业务范围重大变更)上拥有否决权。
· 业绩对赌:要求“智伞”在未来三年实现极高的、几乎严苛的业务增长和利润指标。
· 优先清算权:约定在特定情况下,昊天有权优先于其他股东收回投资本金及固定回报。
· 业务捆绑:要求“智伞”未来业务优先与昊天体系内企业合作,并开放核心数据接口。
这些条款像一道道枷锁,让陈默和林薇感到了窒息。一旦接受,“智伞”将彻底沦为昊天的附庸,失去灵活性和创新的灵魂。
相比之下,与长青资本的谈判则更像是理念的碰撞。长青给出的初始估值低于昊天,但他们更乐于倾听陈默关于“毛细血管”战略的深入阐述,对那份《价值分析报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的条款相对温和,强调股东权利的保护,但并无意夺取控制权,也反对短期对赌,更看重长期能力的构建和市场地位的巩固。
四、 战略抉择:要庇护还是要未来?
内部决策会议上,分歧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