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林启开口,“对‘暗尘云带’进行深度扫描,优先排查大规模能量源和引力异常。”
“指令确认。广域被动扫描已持续进行37标准小时,未发现异常能量聚集。主动扫描阵列准备就绪,但启动可能暴露我方位置。”“零”清冷的声音在舰桥回荡,他眼眸中的蓝色数据流平稳地运行着。
“再等等。”林启沉吟道,“先放出一组‘信使’微型探测器,让它们先进入云带边缘进行初步侦察。”
“已部署。信使探测器集群将于12分钟后抵达预定位置。”
命令下达,舰队保持着隐蔽航行状态,如同暗海中的鱼群,静静滑向那片广阔的尘埃云。等待的时间里,雷又开始琢磨他那“改良版压缩饼干”配方,艾拉则和王岩讨论着刚刚捕获的一段微弱的中微子脉冲信号——初步判断是某颗垂死恒星的最后叹息。
只有林启和“零”,注意力大半仍停留在那片未知的云带上。
十五分钟后,第一批由“信使”传回的数据开始刷屏。大多是尘埃密度、粒子流强度、磁场分布等基础环境参数,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直到一条被标记为“低优先级”的物理采样分析报告,跳了出来。
报告来自一台掠过云带外侧某颗小型流浪行星的“信使”。那颗行星太小,环境太恶劣,本不值得过多关注。探测器只是按照程序,例行公事地发射了一束低功率地质雷达波。
反馈回来的信号,却让“零”眼眸中的数据流,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林启,”他平静地汇报,“‘信使七号’在编号PT-732流浪行星表面,检测到异常质量缺失现象。”
“质量缺失?”林启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