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雨,下得再大,落到地上也能汇成一条河。”
我正盯着画里那抹朱砂发愣,没注意你往我这边挪了半步,直到肩膀碰到一起,才发现你衬衫上的墨香,竟和我袖口沾着的檀香,混在一起成了一种新的味道。
“陈师傅说,这种靛蓝染料得用板蓝根根煮,”你突然凑到我耳边,热气拂过耳廓,“他还说,好的染料越洗越亮,就像……”
“就像有些人,越处越像?”
我打断你,指尖摸到你袖口那朵木棉花,针脚歪歪扭扭的,像你写的字。
你抓住我的手按在那朵花上,掌心的温度烫得我想缩回去:
“是越处越知道,原来这世上真有个人,连喜欢的布料纹理、扣子样式,甚至系领口的歪度,都能想到一块儿去。”
中场休息时,我去咖啡馆买拿铁,服务员端来两杯,杯套上印着同样的“美术馆限定”字样。
你非要跟我换,说“我这杯奶泡厚,适合你”,却在我喝咖啡时盯着我的袖口笑:
“珍珠扣是好看,但不及我这木棉花——你看,它会开,你的扣只会反光。”
我刚想反驳,就看见你偷偷把自己那杯里的糖包,悄悄放进了我的杯碟旁——
你知道我喝咖啡总爱多放半颗糖,却又嘴硬说“太甜了,不好”。
离开展馆时雨已经停了,夕阳把云染成了橘色。
你突然蹲下来系鞋带,我盯着你后颈那道熟悉的发旋,想起陈师傅说的话:
“两个人过日子,就像做两件衬衫,不用刻意缝成一个样,但只要料子是真心喜欢的,洗着洗着,就会变得越来越合身。”
此刻,看着你发来的照片,上海的阳光透过梧桐叶,在你灰蓝色衬衫上投下斑驳的影。
你说“刚路过静安寺旁的裁缝铺,师傅说‘这衬衫料子不错,是广州那边的吧?’”,我摸着自己袖口那颗珍珠扣笑,突然发现,原来所谓的“撞衫”,哪是什么巧合。
就像此刻,我往咖啡里加了半颗糖,突然想起你在上海肯定又只放了一颗;
你在视频里整理领口时,下意识把折痕往左边歪了半寸,而我低头看自己的领口,竟也是同样的角度。
陈师傅说得对,好的感情从不是刻意模仿,而是像那锅煮染料的板蓝根,在日复一日的相处里,慢慢把两个原本独立的个体,染成了彼此最舒服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