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我们去东北看雪。
我裹成个粽子站在雪地里,看你和一群陌生小伙子比赛堆雪人。
你明明手都冻得通红,却在每次转身时,都先往我这边扫一眼,像是在确认我没有被呼啸的北风卷走。
后来,有个大爷笑着问:
“这姑娘是你家小孩儿啊?盯这么紧。”
你搓着冻僵的手跑回来,把我的手塞进你羽绒服口袋里焐着,耳朵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比小孩儿还让人操心呢,刚才差点踩着冰碴子,往下滑。”
其实,我根本没动,只是站在原地看雪花落在你的睫毛上。
“发什么呆呢?”你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额头上还带着薄汗,手里拎着我的外套,“奶茶店要等二十分钟,先去逛逛旁边的书店?”
我接过外套穿上,发现拉链被你悄悄拉到了最上面,领口的绒毛刚好护住我的下巴。
“你怎么知道我想去书店?”
“上周,路过时你盯着橱窗里那本《敦煌壁画全集》看了三分钟,”你很自然地接过我手里的包,“再说,总不能让你在奶茶店门口干等。”
书店里冷气很足,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油墨香。
我们在历史区的书架间慢慢走着,你突然停在一排讲古建筑的书前,抽出其中一本翻到某一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看这个,应县木塔的斗拱结构,是不是跟你上次画的那个榫卯书签很像?”
我凑过去看,泛黄的纸页上印着复杂的结构图,旁边配着工笔绘制的细节。
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照进来,在你翻动书页的手指上跳跃。
我突然想起第一次,带你去我的工作室,你对着满桌散落的木料和工具,没有像别人那样问“这能卖多少钱”;
而是蹲下来研究我没做完的小摆件:
“这个隼头是不是太松了?要不要试试用红檀木的楔子固定?”
那天下午,我们没说多少话,你帮我打磨木料,我在旁边画图纸。
窗外的蝉鸣聒噪,可工作室里却安静得很,只有砂纸摩擦木头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你递工具给我时的轻响。
“找到了!”你从最上层的书架里抽出那本《敦煌壁画全集》,小心地吹掉封面上的灰尘,“你上次说,想看反弹琵琶的细节图,这里面有整页的高清复原图。”
我接过书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你的手背,滚烫的,带着刚运动完的热度。
“你怎么什么都记得?”我忍不住问。
你挠了挠头,耳尖又开始发红:
“也不是什么都记得……就是你说过的话,好像特别容易记。”
这时,你的手机响了,是奶茶店通知取餐的短信。
你看了眼时间:
“我去取奶茶,你在这儿等我?”
“一起去呗,”我合上书抱在怀里,“总不能让你一个人,拎两杯大杯的。”
走出书店时,晚风刚好吹过来,带着初秋的凉意。
你很自然地往我这边靠了靠,用肩膀替我挡住迎面而来的风。
路过街角的路灯时,我看着地上我们交叠的影子,突然想起去年在西安的城墙根下,也是这样的夜晚,你牵着我的手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