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封 檐角载月来

亲爱的波妞:

你推开门时大概会吓一跳——玄关的应急灯亮着,我蹲在鞋柜旁翻找创可贴,膝盖上还压着那本你念叨了整整一百二十天的《檐角星》。

书脊磕在鞋柜的铜把手上,蹭出的白痕像一道新鲜的伤口,这让我想起上周,你修阁楼那扇老木门时,凿子在门框上划出的浅沟,当时你摸着木刺说:

“旧东西就是这样,总得留点疼的印记,才显得真。”

先说书吧。

出版社的朋友,周三发来取书消息时,我正在给你熨烫那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衬衫。

他附带的照片里,半人高的书,堆在仓库角落码得方方正正,最顶上那本的书脊落着一层细灰,像给墨色的封面披了一件半透明的纱。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平遥古城,见到的那些被雪轻轻盖着的瓦当,既藏着时光的分量,又透着一点待被发现的雀跃。

我特意调了休,揣着你去年在潘家园淘的那只帆布包就出去了。

仓库管理员是个络腮胡大哥,叉着腰说:

“陈砚这书火得很,上周有个老爷子拄着拐杖来,说要给过世的老伴带一本,老太太生前总念叨着想看看飞檐上的星星。”

他说这话时,我正踮脚够最里面那本。

你总说要挑书脊最挺括的,像选古建的梁木,得直溜才撑得住气。

取完书往地铁站走,路过我们常去的那家修表铺,玻璃柜里摆着你送我的那块老上海手表,上周刚让老师傅换了游丝。

王师傅探出头喊我:

“姑娘,你对象昨天来问,说你手表的夜光针不亮了,是不是该换氚管?”

我摸着帆布包里的书,忽然想起上个月,你趴在地毯上拼古建筑模型,说斗拱的榫卯结构比手表齿轮还精密,“差一毫米都卡不住。”

那时,你鼻尖沾着木屑,说话时模型的飞檐蹭到下巴,红了一小块,像落了一粒朱砂。

真正出岔子是在下午四点。

那会儿日头正烈,菜市场的遮阳棚被晒得发烫。

我攥着挑好的肋排站在秤前,老板正用粗麻绳捆扎排骨,油星子溅在他的蓝布围裙上,像缀了一片碎星河。

就在这时,忽然听见身后有人扯着嗓子喊“抓小偷”,那声音刺破嘈杂的叫卖声,像把钝刀划开热闹的油布。

我猛地回头——自行车把手上空空如也,那只你在潘家园淘来的帆布包没了踪影。

视线扫过人群,正撞见个穿黑夹克的背影,肩上斜挎的包带晃悠着,露出的帆布边角上,还沾着去年我们去潭柘寺时,蹭到的香灰。

他脚步踉跄地往巷子里钻,帆布包在背后颠得厉害,像揣了一只扑腾的鸽子。

那一刻,我脑子里像被谁塞进一团乱麻。

肋排“啪嗒”掉在水泥地上,带血的肉渣溅到我的白球鞋上,可我顾不上捡——

满脑子都是书里夹着的那张你手绘的飞檐图,图上的瓦当纹路是你用红铅笔一点点描的,说“这样才像夕阳照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