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王老汉把布包塞进她手里,“等你考上大学,出息了,再还我不迟。现在赶紧去上课,别耽误了功课。”
那天,林晓的面没吃完,却把王老汉的话记在了心里。她没辍学,奶奶住院的钱,一部分是王老汉给的,一部分是学校老师和同学凑的。她学习更刻苦了,每天来得更早,帮王老汉劈柴、烧火,想多干点活抵钱。
王老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教林晓揉面,说:“揉面得用劲,把气揉进去,面才筋道;念书也一样,得下苦功,把知识刻在脑子里,才扎实。”
林晓学着揉面,起初总揉不匀,面团软塌塌的。王老汉就握着她的手,教她如何用掌心发力,如何转圈揉压。“你看,这面团就像难题,你越怕它,它越欺负你;你使劲揉,它就乖乖听话了。”
在王老汉的鼓励下,林晓的成绩稳步上升,揉面的手艺也长进不少,能擀出像模像样的面条了。有时王老汉忙不过来,她还能帮着煮面、端面,食客们都说,这姑娘比王老汉的亲闺女还亲。
“王伯,等我考上大学,就去学厨师,回来跟您学做面!”林晓一边擦桌子一边说。
王老汉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褶:“傻丫头,考上大学就去学本事,别惦记这破面馆。我这手艺,饿不着自己就行。”
冬至那天,下了场大雪,路不好走,林晓没回家,在学校宿舍住。王老汉煮了锅饺子,用保温桶装好,送到学校给她。“冬至得吃饺子,不然冻耳朵。”
林晓捧着热乎乎的饺子,心里暖烘烘的。宿舍里的同学都羡慕她,说她有个好“爷爷”。林晓没解释,只是把饺子分给大家吃,说:“这是我王伯做的,他做的面更好吃,回头带你们去尝。”
开春后,高考成绩出来了,林晓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她拿着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跑到王记面坊报喜。王老汉正在揉面,听了消息,手里的面团都差点掉在地上。“好!好!咱皂角镇飞出金凤凰了!”
他非要请林晓吃面,还加了两个荷包蛋,说:“这是庆功面,得吃双份。”
林晓走的那天,王老汉去车站送她。他给她塞了个布包,里面是些零钱,还有双新做的布鞋。“城里不比家里,照顾好自己。缺钱了就说,别委屈自己。”
林晓抱着布包,眼泪止不住地流:“王伯,等我放假就回来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