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火车

目标方向为后世双鸭山一带,亦是刘煜疆域的最东端。

京城到双鸭山,直线距离二千八百里,但铁路蜿蜒曲折,实际路程约三千二百里。

以时速三百五十公里计,一小时行七百里,两个时辰可达一千四百里。

因此,从京城到双鸭山全程无需中途停歇,一个半时辰即可抵达。

列车驶离车站后,铁轨两侧皆为高墙。

为缓解长途旅行的疲惫,特意将铁轨高度提升,确保稳定性无虞,毕竟这是由望舒亲自设计制造的。

车厢内,文武百官无不震惊。

“朝发夕至”

,戏志才喃喃低语,声音微微颤抖。

有了这条铁路,大汉可真正实现南北贯通、东西畅达,多数地方都能在一日之内到达。

便捷的交通不仅利于民生,其军事意义更为深远。

过去,大军从京城到双鸭山,需行经三千余里,即便速度再快,也至少耗时一个月。

步兵更慢,往往延误战机。

然而如今,一个半时辰便能抵达。

历史上,朝廷为何对疆域扩展缺乏雄心?因管理难题所致。

距离京城过远的地方,鞭长莫及,难以有效掌控。

如京城至西域直线七千余里,加上弯路,总里程近万里。

即便骑兵疾驰,最快也需三个月,还不包括粮草等物资的运输。

古时对遥远的西域缺乏关注,毕竟即便策马疾驰,来回一趟也耗时良久。

若西域爆发叛乱,朝廷至少需三个月得知消息,调集大军最快也要一月,而大军行进,骑兵至少四至五个月,步兵更是可能耗上一年。

届时叛乱或已扩大,难以掌控。

然而,有了火车便大不相同,即便相隔万里,一日之内亦可抵达。

即便叛军控制铁路,朝廷依旧能在七日至一月内迅速平叛,确保局势稳定。

因此,对古人而言,疆域扩张受限的关键在于“速度”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当火车停靠在双鸭山站时,刘煜走下列车,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不禁感慨万千。

不过一个多时辰前,他还身处幽州,此刻却已置身边塞之地。

这般速度,在古代实属罕见,即便在后世也令人惊叹。

火车平稳且安静,车厢内毫无杂音。

有了它,刘煜的疆域将真正融为一体。

此景令身为后世人的刘煜亦感震撼,更不用说生于斯世的古人了。

“真是神物!”

军机参赞许攸目睹这一切,激动地说道。

过去他曾怀疑是否选对了主公,如今却深信自己的决定无误。

“陛下,臣以为,火车应归军机处管理,而非户部。”

程昱神情严肃地奏报。

在他眼中,火车堪称神物。

有了火车,便可贯通帝国边疆,这般国之重器,自当专供军队。

昔日仅闻其名未见其形,如今目睹,程昱认为若由户部管理民用,则实在可惜。

“程大人此言差矣。”

户部尚书孟建急切道,“您可知帝国现有火车数量?”

不待程昱回应,孟建接着说:“全国现有一万辆火车,每辆可载万人,总计可运万人以上。

若仅用于军需,岂不可惜?”

孟建转向刘煜拱手:“依臣之见,应全面放开限制,无论商贾或平民皆可使用。”

刘煜点头:“此事交由户部自行定夺便是。”

此火车与后世不同,只需一颗龙珠驱动,真仙级龙珠可支撑万年,更强者更久。

且用尽后能汲取洪荒灵气恢复,将来若能让废土世界诞生灵气,损耗亦可自给自足,实则无成本。

如此一来,只需投入人力,对户部而言乃是巨大收益。

听完孟建的话,程昱也不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