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可能纪元

在可能性共和国,变异被视为进化的源动力。就像自然界中基因突变造就了新的物种,体系中的变异也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有些变异看似怪异,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曾有一株“常规小麦”发生变异,长出了能发光的麦穗,起初被视为无用的异类,在变异保护法的庇护下,经过培育,这种“发光小麦”不仅能提供粮食,还能在夜间照明,成为了偏远地区的重要资源;还有一种“沉默百合”,变异后能发出治愈伤痛的声波,如今已成为共和国的“医疗先锋”,拯救了无数生命体。

为了落实变异保护法,共和国设立了“变异培育中心”,中心内配备了先进的基因观测设备和环境模拟系统。科研人员会对发现的变异可能性进行登记、分类,为其建立专属的培育档案。对于那些争议性极强的变异,比如可能引发生态平衡波动的“快速繁殖藻类”,中心会采用“隔离培育”的方式,在封闭的环境中观察其生长特性,评估其风险与价值,再决定是否将其引入多元园艺体系的主流区域。

同时,法律还规定,任何发现新变异可能性的个体,都可以向培育中心申请“变异保护认证”,认证通过后,该个体将获得一定的资源支持,用于对变异可能性的持续观察与培育。这一规定极大地调动了人们探索变异的积极性,每年都有上百种新的变异可能性通过认证,为多元园艺体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叙事档案馆曾是可能性共和国保存历史记忆的核心机构,坐落于多元园艺体系的东北部,建筑外观如同一座巨大的书架,由千年古木搭建而成,书架上陈列着无数记载着过往故事的“叙事卷轴”。这些卷轴由特殊的植物纤维制成,上面的文字用生物墨水书写,能随时间的推移自动补充细节,记录着共和国从诞生到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瞬间、每一种可能性的兴衰历程。

然而,在一次“记忆风暴”中,档案馆遭遇了严重破坏。这场风暴由极端保守势力引发,他们试图销毁记载着多元理念的叙事卷轴,让人们遗忘共和国的初心。虽然风暴最终被平息,但大部分卷轴已残缺不全,无法再完整呈现历史的全貌。面对这场危机,可能性议会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将叙事档案馆转型为可能性种子库,让“记忆”从静态的记载,转变为动态的培育。

转型后的种子库摒弃了传统的建筑结构,采用了全透明的全息穹顶设计,内部没有实体的书架与卷轴,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悬浮在空中的“可能性种子”。这些种子并非真正的植物种子,而是用全息技术将各种可能性的核心特质——理念、形态、进化轨迹等压缩而成的能量体,呈现出闪烁的光球形态,大小不一,颜色各异:代表科技的种子是蓝色的,散发着理性的光芒;代表艺术的种子是紫色的,流淌着浪漫的光晕;代表公益的种子是橙色的,温暖而明亮。

种子库配备了最先进的全息培育技术,访客只需戴上特制的感知眼镜,就能进入虚拟的培育空间,同时观察到不同可能性的生长轨迹。你可以看到“民主之树”从一颗微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全过程,见证其枝干如何在争议与共识中不断延伸;也能观察到“创新之花”如何在失败的土壤中一次次绽放,花瓣上的纹路记录着每一次尝试的痕迹。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对可能性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文字记载,而是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知。

对于那些存在争议的变异可能性,种子库采用了“并行培育”的模式。工作人员会为其构建多个不同的虚拟生态环境——有的模拟资源充足的繁荣场景,有的模拟资源匮乏的极端环境,有的模拟多元包容的开放空间,有的模拟单一封闭的局限空间。在这些并行的环境中,争议性变异会展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有的在繁荣场景中蓬勃发展却逐渐失去韧性,有的在极端环境中艰难求生却进化出强大的适应能力,有的在开放空间中与其他可能性融合共生,有的在封闭空间中变得偏执而僵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通过并行培育获得的大量数据,会被整理成详细的分析报告,提交给可能性议会,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前备受争议的“人工智能自主意识”变异种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多个虚拟环境中培育了百年(种子库的虚拟时间流速可调节),最终证明其在合理监管的开放环境中,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而被议会批准引入多元园艺体系。

在可能性种子库中,每一颗种子下方都悬浮着一块小型的全息铭牌,详细标注着该可能性的生态位与进化潜力。生态位标注清晰地说明着这种可能性在多元园艺体系中的定位——它与其他可能性的关系是共生、竞争还是中立?它依赖哪些资源生存?能为体系提供什么价值?比如“教育蒲公英”的生态位标注为:“与‘知识土壤’共生,依赖‘好奇心’阳光生长,为‘成长幼苗’提供养分,与‘经验大树’存在适度竞争。”

进化潜力则通过一组动态变化的数值来呈现,包括适应力、创新力、影响力、可持续性四个维度,数值会根据种子的培育情况和体系的发展动态实时更新。“绿色能源竹”的进化潜力数值始终保持在高位,其适应力和可持续性数值尤为突出,这意味着它能在各种环境中生长,并且能长期为体系提供清洁能源,因此被议会列为重点培育对象,获得了大量的资源支持;而“传统手工艺菊”的影响力数值曾一度低迷,但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其创新力数值不断上升——出现了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变异品种,整体进化潜力随之提高,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机遇。

这种细致的分类与标注,并非为了给可能性划分等级,而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性,从而进行更合理的培育与规划。种子库的科研人员会根据这些数据,为不同的可能性制定个性化的培育方案:对于适应力较弱的“稀有艺术兰”,会为其打造专属的微型生态环境;对于创新力不足的“传统行业榆”,会引入“科技花粉”进行杂交,激发其变异潜力。通过这种精准培育,多元园艺体系中的每一种可能性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