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碑漏蚀时

那是一种极其诡异的变化,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正在将火焰的形态一点点“修改”成修枝剪的样子。修枝剪的刀刃部分,正好对应着火焰原本的尖端,刀刃的弧度与火焰弯曲的形态完美重合;修枝剪的手柄部分,则从火焰的底部延伸出来,原本燧人氏手中的木棒,竟然慢慢与手柄融合,看起来就像燧人氏手中拿的不是木棒,而是一把修枝剪。

我们站在碑下,抬头看着这诡异的变化,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燧火代表的是创造、是希望、是人类对光明的追求,而修枝剪代表的是修剪、是限制、是对生长的束缚。时熵菌斑不仅要扑灭时间的火焰,还要将这火焰的象征,扭曲成一种束缚的符号,这背后蕴含的恶意,令人不寒而栗。

有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碑顶,我们看到那修枝剪的阴影被拉得很长,正好投射在“劳动创时”的碑文上,阴影覆盖的地方,菌丝的生长速度似乎变得更快了,酸液的分泌也更旺盛了。那一刻,我们仿佛明白了什么——时熵菌斑的侵蚀不是随机的,它在有计划地摧毁时间碑上的每一个象征,从创造的信念到希望的火焰,它要将时间碑从一座象征秩序与文明的丰碑,变成一座象征混乱与束缚的墓碑。

基座的异变:时熵蚁的疯狂啃噬

如果说碑文的沦陷和燧火的熄灭让我们心痛,那么时间碑基座的异变,则让我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时间碑的基座是由四块巨大的亘古岩拼接而成,每一块都有一间房屋大小,基座的表面雕刻着各种劳动场景的浮雕:有农夫在田间耕种,有工匠在作坊里打铁,有商人在集市上交易,有学者在灯下着书……这些浮雕生动地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是“劳动创时”理念的具体体现。

可现在,基座的浮雕已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不是被菌丝覆盖,也不是被酸液腐蚀,而是被一种从未见过的蚂蚁啃噬得千疮百孔。这种蚂蚁比普通的工蚁要大上一圈,身体呈银白色,像是用金属打造而成,它们的头部有一对异常锋利的蚁颚,呈暗黑色,闪烁着金属的光泽。老学者将它们命名为“时熵蚁”,因为它们只在时熵菌斑侵蚀的区域活动,而且似乎以亘古岩和其中蕴含的时间能量为食。

时熵蚁的数量多得惊人,它们像一条银色的河流,从基座的缝隙中钻出,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基座的表面。它们的动作非常迅速,每一只蚂蚁都在用自己的蚁颚疯狂地啃噬着亘古岩,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那声音不像普通蚂蚁啃噬食物的细微声响,而是像无数把小锯子在同时切割石头,密集而刺耳,让人听了头皮发麻。更可怕的是,它们啃噬的不仅仅是岩石,还有岩石上的浮雕——农夫的手臂被啃噬得只剩下半截,工匠手中的铁锤变成了不规则的碎块,商人的脸庞被啃出了一个个小洞,看起来狰狞可怖。

我们注意到,时熵蚁啃噬的方向似乎也有规律,它们总是优先啃噬浮雕中代表“劳动”的部分:农夫手中的锄头、工匠手中的铁砧、学者手中的书卷……这些象征着创造与生产的工具,被它们啃噬得最彻底,而那些无关紧要的背景部分,如田野里的杂草、作坊里的墙壁,则被保留了下来。这让我们更加确定,时熵蚁是时熵菌斑的“帮凶”,它们在配合菌斑,摧毁时间碑上关于“劳动创时”的一切痕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时熵蚁在啃噬的时候,会发出一种愉悦的嘶鸣。那嘶鸣非常细微,需要凑近基座才能听到,像是一种满足的“嗡嗡”声,仿佛它们在享受这破坏的过程。有一次,我不小心踩死了一只时熵蚁,它的身体瞬间裂开,流出一种银白色的液体,那液体落在地上,竟然像活物一样蠕动了几下,然后迅速渗入土壤中,消失不见。老学者说,这种液体中可能含有时熵的能量,它们即使死亡,也在传播着混乱的因子。

我们试图用火焰驱赶时熵蚁,可火焰靠近时,它们只是短暂地散开,等火焰熄灭后,又立刻重新聚集,继续啃噬。我们又尝试用石头砸,可它们的数量太多了,砸死一批,又有一批从缝隙中钻出来,仿佛永远也杀不完。看着基座上的浮雕一点点被啃噬殆尽,我们只能无奈地后退,心中充满了绝望——连最坚固的基座,都在被这样疯狂地破坏,这座时间碑,还能支撑多久?

守时婆的反击:时间琥珀与抗熵符文的陨落

就在我们陷入绝望,以为时间碑即将彻底沦陷的时候,守时婆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丝希望。守时婆是这片荒原的守护者,据说她已经在这里守护了时间碑数百年,她的手中总是拿着一块透明的琥珀,琥珀中封存着一些古老的文字,那是传说中的《反脐庭律》,一部专门用来维护时间秩序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