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医信共生护身心,残踪扰信撼道基

阿木取出试毒叶,靠近小李,叶片瞬间泛绿:“大家看,小李是被残踪气迷惑!邪祟想让信众以为‘医信相悖’,破坏我们的共生计划!” 阿草用圣火草汁液轻涂小李额头,他渐渐清醒,不好意思地说:“我…… 我刚才像被控制了,竟说出这种话,对不起大家!”

巳时末,义诊点恢复热闹,张婆婆学会了养生操,小李主动帮着分发手册。阿木望着信众与宗教人士和睦共处的场景,心中清楚:医信共生的第二重使命,是 “以医传理”—— 让信众明白 “信仰与医学不相悖,皆为身心安康”,这比单纯治疗更有长远意义。

三、午时身心共治显成效:医信携手解疑难

午时的阳光炽热,医道共生阁的 “身心共治室” 内,一位中年信众王大哥正接受治疗 —— 他因儿子重病,求神拜佛无果,心生执念,既不肯就医(认为 “是命”),也无法静思(心焦如焚),日渐消瘦,家人无奈将他送至阁中。

玄清道长与慧能大师坐在王大哥两侧,玄清教他捻八卦安神珠,慧能轻声念禅语:“‘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儿子重病当‘尽人事,听天命’,既求神,也求医,方是‘不执两端’。” 阿木则用墨家 “情绪调节仪”(按道家 “呼吸法”、佛家 “禅定” 原理制作,发出舒缓光影与声音)为他疏导,轻声道:“王大哥,你儿子的病能治,我们已联系医和坊的大夫,明日便可会诊;你若一直焦虑,不仅帮不了儿子,还会拖垮自己 ——‘身心皆康,方能护子’,这才是对儿子、对神明最大的负责。”

午时三刻,王大哥渐渐平静,说出心中顾虑:“我怕…… 我怕求了医,神明会怪我‘不信’;可不求医,又怕耽误儿子……” 慧能大师笑着取出念珠:“佛家‘不二法门’,‘信’非‘弃医’,‘医’非‘弃信’,如这念珠,一颗代表‘信’,一颗代表‘医’,捻之需兼顾,方能成串。你求神是‘心安’,求医是‘身救’,两者皆是‘爱子之心’,神明怎会怪你?”

阿木为王大哥诊脉,仪盘显示 “气滞血瘀”(因焦虑所致),开出处方:“‘疏肝理气汤’配合‘禅修呼吸法’(每日禅坐两次,每次二十分钟),你先调理自己,明日陪儿子会诊 —— 你若安好,儿子才有信心。”

午时四刻,王大哥的妻子赶来,带来儿子的消息:“医和坊的大夫说,儿子的病虽重,但能治!” 王大哥激动得落泪,紧紧握住玄清道长与慧能大师的手:“多谢道长、大师,多谢阿木先生!是我太固执,差点误了大事!以后我信神,也信医,身心都要好好护着!”

阿木望着这一幕,对玄清、慧能道:“‘医信共生’的核心,不是‘谁主谁次’,而是‘互补共生’—— 医学治身之疾,信仰安魂之扰,两者结合,才能解疑难、护长远。我们可在医道共生阁设‘身心共治门诊’,由医者、宗教人士共同坐诊,为信众与患者提供‘治身 + 安魂’的全面服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清道长点头赞同:“道家‘天人合一’,佛家‘身心不二’,与中医‘形神共养’本就相通。可定期举办‘医信研讨会’,让医者学‘调心之法’,宗教人士学‘治身之理’,共同提升服务能力。”

可就在这时,阿算突然惊慌地跑来:“师父!医道共生阁的‘医信共生碑’被人砸了!碑上的‘医’‘信’二字被涂成了黑色,还泛着幽绿!” 阿木心中一沉:残踪气的目标不是破坏义阵,是摧毁 “医信共生” 的象征,让信众与医者产生隔阂,断了身心共治的根基!

午时末,众人赶到阁前,只见共生碑上的幽绿正慢慢扩散,碑旁还留着一张纸条:“医信不可共生,违者必遭天谴!” 阿木取出圣火草粉末,撒在碑上,幽绿渐渐消退:“邪祟怕我们‘医信携手’形成更强的守护力量,就想用‘天谴’恐吓我们!可我们护的是苍生身心安康,何惧‘天谴’?”

四、未时残踪扰信酿分歧:医信对立起风波

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汴京街头突然流传起 “医信共生是邪术” 的谣言 —— 有人说 “信众参与义诊会被‘医’夺了‘信仰之力’”,有人说 “医者与宗教合作是‘借神敛财’”,甚至有被残踪气控制的人,在道观、寺庙前煽动信众 “抵制中医”,在医道共生阁前煽动医者 “抵制宗教”,一时间,医信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义诊点的信众越来越少,连之前支持的宗教人士也开始犹豫。

白云观的小道士来向玄清道长汇报:“师父,山下的信众说‘再和医道共生阁合作,就不来进香了’,有的师兄也说‘我们只管静修,不该管医的事’……” 玄清道长皱起眉头:“是残踪气在搅局!可众口铄金,若不尽快澄清,医信共生的根基会毁!”

相国寺也传来消息,有僧人因 “是否与中医合作” 与住持争执:“佛法‘清净无为’,不该与‘世俗医术’纠缠!” 慧能大师叹道:“‘清净非无为,乃为民’,若见信众受苦而不帮,怎是‘慈悲’?残踪气正是利用‘偏执’,放大分歧!”

未时三刻,阿木带着弟子们去街头澄清,却被一群信众围住:“你们是不是想借宗教骗我们的钱?是不是想让我们不信神?” 一位老大妈激动地说:“我家老头子就是去了你们的义诊,回来就说‘神没用’,你们这是‘毁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