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这时,孩童们突然惊呼:“画屏黑了!” 众人望去,只见经络绘画仪的屏幕瞬间变黑,重启后,原本的经络图竟变成了杂乱的幽绿纹路,像残踪气的形态!“是残踪气搞的鬼!” 阿草快速取出圣火草粉末,撒在仪器上,屏幕恢复正常,“他们怕孩子们通过互动懂医理,怕医艺传播的种子生根发芽,就想破坏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对医理产生恐惧!”
巳时末,互动展区恢复热闹,老妇人学会了健脾粥的做法,孩童们画会了三条主要经络,说书人的第一段《灵枢行医》也赢得满堂彩。阿木望着百姓的笑脸,心中清楚:医艺融合的第二重使命,是 “以趣启智”—— 让百姓在互动中悟医理,在欢乐中传医韵,这比单纯说教更有力量。
三、午时艺医共创融新境:墨道艺魂铸佳作
午时的阳光炽热,医艺馆的 “共创工坊” 内,阿木、苏画师、墨家弟子阿机、道家弟子阿草围坐在一起,正合力创作 “医艺长卷”—— 卷首拟绘墨瑶祖师制墨家医械,卷中绘灵枢素问行医,卷尾绘当代医和坊助贫、医教点育才,旨在用长卷串联墨道医艺的千年传承,亦是医艺融合的 “巅峰之作”。
“阿机,你用墨家‘精准划线仪’勾勒器械轮廓,确保医械的比例与当年一致,” 阿木分配任务,“苏画师,你负责人物神态,要画出墨道弟子‘兼爱济世’的仁心;阿草,你在空白处题道家医诀,如‘阴阳平衡,身心和谐’,让长卷既有画之美,又有医之智。”
阿机启动划线仪,青铜笔尖在绢布上划过,留下细如发丝的线条:“这仪器按墨家‘矩尺机关’改良,能精准控制线条粗细,之前绘制经络雕塑的图纸,就是用它画的,误差不超半分。墨瑶祖师当年制医械,定也是这般‘分毫必较’,才让器械既实用又美观。”
苏画师蘸取颜料,笔下的墨瑶祖师神态庄重,手中握着青铜辨药仪:“画医人难,画懂医的医人更难 —— 阿木先生说,墨瑶祖师制械时,眼中既有‘机关之巧’,又有‘苍生之重’,我便在他的眼底加了一丝温润,让观者能感受到‘械为医用,医为民生’的初心。”
阿草则研墨挥毫,在人物旁题字:“‘器械者,医之臂也;医理者,械之魂也;艺者,魂之形也’—— 这是灵枢祖师《医艺录》中的句子,我觉得正好能概括这长卷的意义:墨道医艺,从来都是‘魂形相依’。”
午时三刻,汴京知府带着几位文人雅士来工坊观摩,见长卷初成,皆赞不绝口。一位老儒士说:“此卷不仅是医艺佳作,更是一部‘墨道医史’!后人见此卷,便知中医非‘无源之水’,而是历经千年、融墨道艺于一体的文化瑰宝!”
阿木望着长卷,心中涌起暖流:“灵枢祖师当年遗憾‘医理难传,艺韵难续’,今日我们共创此卷,便是想弥补这份遗憾。未来,这长卷将巡展各州府,让更多人知‘墨道融医,医艺同源’,让中医不仅是‘治病之术’,更是‘文化之魂’。”
可就在这时,苏画师突然惊呼:“颜料…… 变了!” 众人望去,只见长卷上 “灵枢行医” 部分的颜料竟变成了幽绿色,与残踪气的颜色一致!“是残踪气!” 阿木取出圣火草汁液,轻涂卷面,绿色渐渐消退,“他们怕这长卷传扬医艺文脉,怕更多人认同墨道医艺,就想毁掉这千年传承的见证!”
午时末,众人用圣火草汁液加固长卷,确保不再受残踪气侵扰。苏画师握着画笔,坚定地说:“就算邪祟再扰,我也会继续创作医艺之作!医艺文脉不能断,灵枢祖师的遗志不能忘!” 阿木望着长卷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与医械,心中清楚:医艺融合的第三重使命,是 “以史鉴今”—— 让千年医艺传承照亮当下,指引未来,这是比治病更长远的 “医道”。
四、未时残踪扰展酿诡局:艺品染戾惑人心
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医艺馆内突然掀起一阵阴风,馆内的《针灸图》《本草图》竟同时泛起幽绿,画面中的经络、药材轮廓扭曲变形,像活物般蠕动;经络雕塑的鎏金经脉也开始发黑,翡翠穴位闪烁着诡异的光芒;百姓们见状,纷纷惊呼后退,有的甚至转身想逃 —— 这是残踪气精心策划的 “艺品染戾” 阴谋,旨在用扭曲的艺品制造恐慌,让百姓对医艺融合产生恐惧,进而否定墨道医理。
小主,
“大家别慌!是残踪气的幻象!” 阿木大声喊道,取出圣火草粉末,撒向展架,《本草图》上的幽绿渐渐淡去,“这些艺品本是传播医理的载体,邪祟想让它们变成‘惑心的工具’,我们绝不能让它得逞!”
可残踪气的干扰越来越强,一位老妇人盯着扭曲的《针灸图》,突然尖叫:“这针…… 像毒蛇!太吓人了!以后再也不敢针灸了!” 围观的百姓中,有人附和:“是啊,好好的画变成这样,说不定医理本就是‘邪术’!”—— 是被残踪气影响,心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