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急救筑命护危厄,残踪袭急撼医救

午时的阳光炽热,却挡不住活生堂前院的急救培训热潮。前院的空地上,围满了前来学习急救技能的居民,有码头工人、商铺伙计,还有学堂先生,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本墨家机关纸《急救技能录》,书页上用彩墨画着急救步骤图,还配着简单的器械使用方法,方便居民学习。

素问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手中拿着一把墨家 “急救剪刀”—— 剪刀的刀刃是青铜制的,钝头设计,不会划伤皮肤,剪柄装着防滑机关,湿手也能握紧。“各位乡亲,” 素问的声音温和却坚定,“急救是‘人人可为’的事,今天我们先学‘外伤止血三步骤’:第一步,用干净布巾按压伤口,力度以止血为准,别太用力;第二步,若伤口在四肢,用布条或腰带做简易止血带,绕在上臂或大腿,留三指松度,每隔半个时辰松一次;第三步,及时送医,途中别随意移动伤口,避免二次损伤。”

说着,她用模拟人演示按压止血,动作标准有力:“大家看,按压时要对准伤口中心,手指并拢,手臂伸直,借助身体力量按压,这样才能有效止血。之前码头有位工人被钉子扎伤,用这方法按压,等到医馆时,血已经基本止住了。”

台下的李铁牛也在人群中,他的左臂已缠上纱布,正认真地记着笔记。“素问大夫,” 他举手提问,“要是遇到有人骨折,不能动,可身边没有夹板,该怎么办啊?”

灵枢此时拿着一根粗树枝与几块麻布走来,笑着回答:“铁牛问得好!遇到骨折没有夹板时,可用树枝、竹竿,甚至硬一点的布料卷成筒,做简易固定 —— 像这样,将树枝放在骨折手臂外侧,用麻布缠紧,别太松也别太紧,能固定住就行,然后尽快送医。”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动作简单易懂,台下的居民们纷纷模仿,有的用树枝,有的用布筒,学得格外认真。

墨锋则教大家使用 “简易消毒包”—— 包内装着圣火草煮过的棉布、艾草酒精,还有一小块圣火草粉末。“大家看,这棉布是消毒过的,遇到小伤口,先用棉布擦干净,再撒一点圣火草粉末,能止血消毒,避免感染,” 墨锋将消毒包分给居民,“这包小巧,能随身携带,不管是在码头、商铺,还是在家,遇到小伤都能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居民们纷纷接过消毒包,有的还当场拆开,学习如何使用。一位码头工人笑着说:“之前我们在码头受伤,要么随便用脏布一包,要么硬扛,好多人都感染了,现在有了这消毒包,还有这些急救技能,以后再也不怕小伤感染了!”

可就在这时,一位居民突然捂着手臂大喊 “疼”,他手中的《急救技能录》竟泛着幽绿,试毒叶一碰即黑 —— 是残踪气!“不好!书被动了手脚!” 灵枢脸色骤变,取过书,发现书页中夹着一缕隐戾丝,“余孽混进人群中,在书中藏残踪气!他们想让居民受伤后感染,误以为我们的急救方法没用,引发对急救医道的怀疑!”

墨锋立刻用圣火灰烬擦拭书籍与居民的手臂,素问则安抚道:“大家别慌!用圣火灰烬擦拭伤口与书籍,就能净化残踪气;我们再发放‘抗感染汤’,大家服用后,能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绝不让余孽破坏急救培训,绝不让居民在受伤时无计可施!”

居民们纷纷行动,有的用圣火灰烬擦拭物品,有的排队领取抗感染汤,前院的培训秩序井然。灵枢望着这一幕,心中清楚:急救科普是护民的关键,只有让每个居民都懂急救、会急救,才能在危急时刻自救互救,不让死神有机可乘,不让残踪气干扰急救,守住每一条宝贵的生命。

四、未时应急救援显真章:临危救急践医道

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洒在汴京的大街小巷。活生堂的 “急救巡逻队” 正穿梭在街道上,队员们背着墨家 “急救背箱”,箱内装着止血带、消毒包、醒神汤,腰间还挂着青铜急救哨,遇紧急情况便吹哨示警 —— 这是灵枢与素问组织的应急救援队伍,由学习过急救技能的居民组成,每日在汴京巡逻,及时处理突发急症。

灵枢、素问与墨锋也加入了巡逻队伍,刚走到西街,就听到一阵急促的哨声 —— 是巡逻队员在示警!三人立刻加快脚步,赶到哨声处,只见一位老妇人倒在地上,面色苍白,牙关紧闭,双手抽搐,周围围满了路人,却没人敢上前。

“是中风!” 灵枢立刻蹲下身,解开老妇人的衣领,保持气道通畅,“素问,快取‘醒神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三穴;墨锋,用急救箱里的‘气息检测仪’,看看呼吸是否平稳。”

素问立刻取出银针,快速刺入穴位,动作快而准;墨锋则将气息检测仪放在老妇人鼻前,仪器是青铜制的,遇气流会发出淡绿光 —— 绿光稳定,呼吸正常!“呼吸平稳,就是意识不清,抽搐不止!” 墨锋喊道。

灵枢一边用手按压老妇人的合谷穴,一边安抚周围路人:“大家别慌,这是中风急症,只要及时施救,很快就能缓解。之前有位老先生也是这样,用同样的方法,一刻钟就醒了过来,还能说话。”

路人中有人小声议论:“之前遇到中风,都以为是‘中邪’,不敢碰,现在才知道,原来能这样救啊!”“有这急救队真好,不然这老妇人说不定就危险了!”

片刻后,老妇人停止抽搐,缓缓睁开眼,声音虚弱:“水…… 我…… 我怎么了?” 素问立刻递过一杯温水,轻声说:“阿婆,您刚才中风了,现在没事了,我们送您去活生堂,再喝碗‘活血通络汤’,好好休养几日就好。”

老妇人的儿子此时匆匆赶来,看到母亲清醒,激动得热泪盈眶:“多谢各位大夫!多谢急救队!要是没有你们,我娘可就……” 灵枢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在家多注意,若阿婆再出现头晕、手脚麻木,及时送医,别耽误病情。”

就在这时,巡逻队员突然跑来,神色慌张:“灵枢先生!东街发生马车相撞,有三人受伤,其中一人昏迷不醒,您快过去看看!”

三人立刻赶往东街,现场一片混乱,两辆马车翻倒在地,货物散落一地,受伤者躺在地上呻吟,有的手臂变形(骨折),有的额头流血,还有一人面色青紫,毫无反应。“墨锋,你负责骨折的伤者,用骨折固定架固定;素问,你负责止血,给额头流血的伤者敷凝血散;我来救昏迷者!” 灵枢快速分配任务,三人立刻行动起来。

灵枢将昏迷者放在平整的地面上,检查口鼻 —— 有异物堵塞!他立刻用手指清除异物,然后取出心肺复苏机关仪,开始按压。“噗…… 噗……” 仪器的按压声在混乱中格外清晰,周围的路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

片刻后,昏迷者吐出一口浊气,胸廓开始起伏 —— 恢复呼吸了!“醒了!醒了!” 路人欢呼起来,素问立刻喂服醒神汤,昏迷者缓缓睁开眼,声音微弱:“疼……” 灵枢笑着点头:“没事了,你安全了,我们这就送你去医馆。”

可就在这时,骨折固定架突然泛着幽绿,骨折的伤者大喊 “疼”,手臂竟开始肿胀发紫。“不好!固定架被动了手脚!” 墨锋脸色骤变,拆开架子,发现架身的软垫中藏着寒戾石碎片,试毒叶一碰即黑 —— 是残踪气!“余孽在急救器械中藏残踪气!他们想让伤者病情加重,让路人以为我们的急救方法有害,破坏急救队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