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汴水疫生藏戾影,墨道同心破危局

赵匡胤点头:“好!朕派禁军护送你们,务必保重!汴京百姓的性命,就托付给你们了!”

灵枢和李修远再次行礼,转身快步出殿。走出皇宫时,晨光已穿透薄雾,洒在汴河上,泛着金光。李修远望着灵枢,眼中满是敬佩:“灵枢先生,您刚才在殿上不求封赏,只求传承医道,真是医者典范!”

灵枢笑了笑,望向通济坊的方向:“墨家医道,本就是为济世而生。只要能平定疫灾,守护百姓,有没有封赏不重要。我们快回去准备,带上百草鼎和药材,尽早进坊!”

三、午时探源遇诡事

午时的通济坊,雾气稍散,却仍透着诡异的幽绿。灵枢、素问、李修远带着惠民药局的二十位医者,还有玄清道长率领的十位道家弟子,一同进入坊内。众人都戴着圣火灰烬与艾草混合制成的防毒面罩,腰间挂着圣火盏,手中拿着各自的器械 —— 医者们拿着改良火神针、机关脉诊仪,道家弟子则手持太极符、拂尘,神情警惕。

坊内的景象比想象中更凄惨:有的百姓躺在自家门口,面色发黑,嘴唇发紫,身上的绿斑已蔓延至脖颈;有的人家门扉大开,屋内传来微弱的呻吟,却无人敢进去探望;几个孩童躲在墙角,饿得哇哇大哭,他们的父母都已染病,躺在屋内无法动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分两组行动,” 灵枢快速分配任务,“一组由李主管带领,负责为未染病百姓分发祛邪汤和圣火灰烬,教他们用艾草熏屋,做好防护;二组由玄清道长带领,用阴阳阵将染病百姓集中到坊内的空地上,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我和素问、念安负责探查疫病源头,找到戾气的传播途径,只有找到源头,才能研制出针对性的解药。”

众人立刻行动,李修远带着医者们挨家挨户分发药品,道家弟子则在空地上布下阴阳阵 —— 他们将太极符按八卦方位贴在地面,用青铜丝连接,符面泛着淡金,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染病百姓护在其中,防止戾气扩散。

灵枢、素问和沈念安则沿着坊内的水道探查。通济坊内有一条小河,连接着汴河,是坊内百姓的主要水源。此刻河水泛着幽绿,水面上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泡沫,散发着腥甜的气息,与疫病患者身上的气味一模一样。

“疫病源头应该就在这条河里,” 灵枢蹲下身,用青铜勺舀起一勺河水,滴在试毒叶上,叶片瞬间变黑,还冒着青烟,“水里有大量的‘腐骨戾’,百姓饮用后,戾气侵入五脏六腑,引发疫病。我们需要找到是谁在河里投放了戾气,还有投放的位置。”

三人沿着河岸前行,走到坊西的水车旁时,沈念安突然指着水车下的淤泥:“师父,你看!那里有东西!”

灵枢和素问快步上前,只见淤泥中埋着一个泛绿的青铜罐,罐口敞开,里面还残留着黑色的液体,罐身刻着的 “鼎” 字印记,与墨渊余孽的青铜片纹路一模一样。“是墨渊余孽干的!” 灵枢的眼神变得冰冷,“他们故意在水源中投放戾气,引发疫病,想让汴京陷入混乱,趁机抢夺镇邪鼎!”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 “哗啦” 声,一个黑影从水中窜出,朝着灵枢扑来。沈念安眼疾手快,甩出两枚青铜针,精准刺入黑影的 “足三里穴”。黑影浑身一颤,倒在地上,露出真面目 —— 是个穿着灰布衫的汉子,脸上蒙着黑布,腰间挂着泛绿的青铜片,正是墨渊余孽的傀儡。

“果然有余孽在暗中作祟!” 素问掏出火神镜,镜光反射圣火,照在汉子身上,黑气快速消散,汉子的眼神渐渐恢复清明,“说!是谁让你在河里投放青铜罐的?还有多少余孽在坊内?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汉子浑身颤抖,声音带着哭腔:“是... 是总舵首领让我们来的... 他说... 只要在通济坊的水源中投放戾气罐,引发疫病,就能让官府自顾不暇,他们就可以趁机去墨家古迹抢镇邪鼎... 坊内还有五个余孽,都藏在东边的破庙里,负责监视疫病的扩散情况...”

灵枢握紧三齿刀,语气凝重:“看来余孽的目标还是镇邪鼎!他们想用疫病牵制我们,好趁机下手。念安,你立刻去通知玄清道长,让他派道家弟子去东边的破庙抓捕余孽,绝不能让他们逃脱;我和素问继续探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戾气罐,彻底切断疫病源头。”

沈念安点头,快步离去。灵枢和素问继续沿着河岸探查,又在下游的水井中发现了两个青铜罐,罐内的黑色液体已经流空,显然已污染了井水。“还好发现得及时,” 素问松了口气,“我们将这些青铜罐用圣火净化,再用墨家的‘净水术’—— 将圣火灰烬与石灰按一比三的比例混合,撒入河中,能净化水中的戾气,阻止疫病继续传播。”

灵枢点头,从袖中掏出百草鼎 —— 鼎身刻着墨家矩尺纹与道家太极图,是墨瑶祖师传下的至宝,能净化戾气、增强药效。他将鼎放在河边,倒入圣火核心的一缕光芒,鼎身瞬间泛着青金,将河水吸入鼎内,片刻后,净化后的河水从鼎底流出,泛着清澈的金光,流入河中,将幽绿的河水渐渐净化。

“百草鼎果然厉害!” 素问惊喜地说,“有了它,我们不仅能净化水源,还能加速解药的研制,用鼎熬制的解药,药效会增强三倍,能更快治愈染病百姓!”

灵枢望着鼎身的光芒,心中稍安:“只要切断源头,再研制出解药,这场疫灾很快就能平定。只是余孽在暗处虎视眈眈,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抓住总舵首领,阻止他们的阴谋。”

四、未时道墨研解药

未时的通济坊空地上,阴阳阵内的淡金光芒越来越盛,三十多位染病百姓躺在铺着干草的地上,医者们正用改良火神针为他们施针,针尾的导气结泛着淡金,吸附着患者体内的戾气。阵外,灵枢、素问、玄清道长和李修远围在百草鼎旁,正忙着研制解药。

百草鼎泛着青金,鼎内熬着的药材有艾草、黄芪、火绒草等,还有灵枢从终南山带来的圣火灰烬,鼎口冒出的热气泛着淡金,与阴阳阵的光芒相互呼应,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驱散了之前的腥甜气息。

“根据墨瑶祖师的《疫防治要》记载,‘腐骨戾疫’需用‘祛戾汤’治疗,” 灵枢一边搅拌鼎内的药材,一边讲解,“药材需按‘艾草三钱、黄芪五钱、火绒草二钱、圣火灰烬一钱’的比例搭配,用百草鼎熬制半个时辰,待药液泛出青金,才算熬成。此汤能驱散体内戾气,缓解症状,但要彻底治愈,还需加入‘地脉灵液’—— 这是从汴京地脉中提取的液体,能增强人体抵抗力,防止戾气再次侵入。”

小主,

玄清道长从袖中掏出一个青铜瓶,瓶内装着淡金色的液体:“这是上清观珍藏的地脉灵液,是从汴京地脉的交汇处提取的,能与百草鼎的力量相互共鸣。我已用道家咒语净化过,加入解药后,能增强药效,还能让未染病百姓产生抗体,避免再次感染。”

素问接过青铜瓶,小心翼翼地倒入百草鼎中,药液瞬间泛出更浓的青金,鼎身的纹路也随之亮起,与灵枢的青铜符产生强烈共鸣。“太好了!解药的药效比预想中更强!” 素问激动地说,“我们先给病情最严重的患者服用,看看效果如何。”

一位躺在最外侧的老妇人,面色发黑,呼吸微弱,身上的绿斑已蔓延至胸口,眼看就要不行了。灵枢用陶碗舀出一碗解药,小心翼翼地喂到老妇人嘴里。药液刚入喉,老妇人的呼吸就渐渐平稳,脸上的绿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淡,片刻后,她缓缓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却带着感激:“多谢... 多谢大夫... 我... 我感觉好多了,不那么难受了...”

周围的医者和百姓纷纷惊叹,李修远更是激动得连连点头:“太神奇了!墨家医道与道家灵液结合,果然能创造奇迹!我们快将解药分发给其他患者,再给未染病百姓服用,形成抗体,彻底阻止疫病扩散!”

就在这时,沈念安带着几位道家弟子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喜色:“师父!我们抓住了破庙里的五个余孽,还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几瓶未投放的戾气罐!玄清道长的弟子已经将戾气罐用圣火净化,没有造成新的污染!”

灵枢点头,心中更加安定:“很好!只要我们守住水源,治愈患者,再做好防护,这场疫灾很快就能平定。玄清道长,麻烦你让道家弟子在坊内多布几个阴阳阵,扩大隔离范围;李主管,你安排医者教百姓用艾草熏屋,用圣火灰烬消毒,做好日常防护;我和素问继续熬制解药,确保每个百姓都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