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拍卖

这些电能会输送至能量柱地上部分的储电装置内,能量柱就会逐渐充盈蓝色光晕。

而地下发生反应的工质,又会在温度冷却后经过还原变化,再度回到底部进行循环反应。

虽说想要维持能量柱的整体循环反应,需要的钴体量巨大,但当时她所处的寄居星本就盛产钴这类金属。

对寄居星政府来说,与其用地下矿产向联邦政府交换日益减少的资源,不如自主研发新型技术。

在这个时代,钴的价格昂贵,但对拥有系统的她来说却不是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不过,因为能量柱地上部分只能最多建造五百米,相应的地下转储装置也被限制到了最多8千米深度。

而地星的地下8千米,温度只能达到240摄氏度,这个温度无法满足极细粉末钴的燃烧条件,是以她只能另谋他路。

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验后,终于找到了替代反应的工质,虽然经过调整,反应流程不同星际时代那么精简,但整体运行起来同样顺畅。

单位时间电量转化效率上没有星际时代那么高,只能达到六七成,但反应进程却更加稳定,安全级别上比星际时代的还要高上一分。

一旦这个时空的能量柱运行,即便是地下的总转储开关失灵,也可以通过控制艮长的反应链切断反应。

这比一切反应都在地下高自动化发生,一旦总转储装置及安全断供装置失灵,地上部分就将陷入危机的方案更加安全。

当然,这一辈子,就算有人在能量柱四周再度安插高当量的炸弹,她增加了地心石精粉末的能量柱体表材料,也将丝毫不畏惧。

可以说,当时将能量柱运转整体方案调整后的闵希,心中产生了一种极为怪异的错觉。

就好像,她的能量柱,本就应该是这个时空的产物,此刻的方案才是属于能量柱的最完美的方案。

如同为这个时空量身定做一般。

当然,实际上温差发电技术,还可以直接通过热能转化为电能,不过这一技术更加依赖于半导体这类材料,并且损耗比起能量柱的方案多的多。

在星际时代,类似的温差发电技术,更多应用在微小型设备上,哪怕是营养舱这类中型设备都在提升了待机性能后,逐渐淘汰这类的功能。

想到这里,闵希决定之后等孙学铭成功研发出温差传导装置后,将这个温差发电技术提一提。

虽说这个技术未来会在营养舱发展进程中淘汰,但在这个时空却是绝对新潮的概念。

当然,营养舱本就是绝对新潮的概念,比起一定程度损耗神经系统以及体循环系统的全息设备来说,营养舱的存在可以将这些影响降到近乎于零且使用时间没有限制。

更不提营养舱所具备的医疗保健的功能,要知道即便是闵希,星际时代也没有拥有过营养舱。

不仅智脑是老式二手的,就连全息设备也是中低档次,只能带动实验模拟以及种田游戏。

谁能想到她那二手智脑现在变成了本源智脑,一个超过星际时代科技水平的营养舱只需要几千金币就能兑换呢?

闵希砸砸嘴,意识回笼,随后看向系统面板上密密麻麻的能量柱图纸。

这些建造图纸和反应过程,都是根据地星的地质特征所作。

当然,她现在只钻地不到一千米,地下的情况谁也不知道,这些图纸后续还会有数不尽的变动。

而直到确认了最终的能量柱地下部分模块后,地上部分的储能装置方案才能被最终确认。

不过即便还没形成完整的方案,但地上部分的主要功能却简单,储能和供电。

所以届时只需要确认相应的地下数据,就能得出方案,建造难度并不大。

反而是材料上,地上部分需要依赖于现实的晶体制造,尤其是高端晶体。

虽然闵希从无到有创造了能量柱,但对晶体的制作并不擅长,这是因为星际时代的晶体有十分完善的市场体系,不管是什么样的晶体,只要有星际币,就可以买到。

但这个时代的高端晶体,不仅性能低,且购买起来还有诸多限制,即使能够使用假身份购买,闵希也要防止被外界发现的可能。

但晶体却是能量柱内部运转不可或缺的材料,是以她只能每日更换身份从国内外尤其是欧洲国家购入。

一个多月过去,也不过只囤积了所需的二十分之一罢了。

所以现在摆在她面前的,就是囤积晶体,再通过地下钻探的情况,进一步调整能量柱建造方案,一些不需要数据的金属材料,可以通过系统跑道获得或者外界分批次购入。

这里头需要的钱又是大头,不过金钱方面,储物格还现存许多宝石矿的闵希倒到不认为是个问题。

况且这回恰好来到f国,这个艺术收藏家青睐有加的国家,想必她储物格内的矿石们能寻个好买家。

早在上回她在f国参加了那次拍卖会后,就有了那家拍卖会的黑金会员身份。

无论何时,只要她提供的拍品经过鉴定后的价值达到要求,就可以随时参加拍卖,不需要等位不说,还能即时获得佣金,可以说十分方便。

这一切都有赖于,当时拍卖的那十块在全球范围内都称得上顶级的宝石。

直到现在,还有人在蓝网悬赏她的真实身份,不过结果注定要让悬赏者失望了。

毕竟她当时乔装成r国人且使用了假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