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榆林战后事宜(1)

命令一下,义军很快在榆林城内几处宽敞地方竖起了招兵的大旗,设置了招兵点,一开始,城内的军户还心存恐惧,远远观望。

但当他们发现这些流寇并非传说中那般青面獠牙、烧杀抢掠,反而军纪相对严明,对普通人秋毫无犯,并且招兵条件颇为优厚时,心思便活络起来。

在城西的一处招兵点,负责此事的前营右部千总任勇,看着面前越聚越多的人群,跳上一个石墩,大声宣讲:

“榆林的父老乡亲,军户弟兄们!咱们义军,也是穷苦人出身!知道大家的日子不好过!当兵不就是为了一口饭吃,一条活路吗?”

“咱们义军,不克扣军饷!入了营,按月发饷,足粮足饷!打了胜仗,另有赏赐!”

“瞧瞧那些将门府邸!”任勇指着远处那些高墙大院,“他们世代吸咱们的血,肥了自己的腰包!他们的田地、宅院,哪一样不是从咱们军户身上刮去的?现在他们完了!他们的田地暂时还做不了主,但是浮财都归我们了。

“家里没有地的,兄弟多没出路的,来咱们义军!这里不问出身,只凭本事挣前程!只要你够胆、够狠,立了军功一样能当官,一样能光宗耀祖,不要以为义军是贼而心存疑虑,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前在大元朝廷眼里也是贼。”

小主,

这番话很有道理,军户们都议论纷纷,许多年轻人都跃跃欲试。

一个年轻军户挤到前面,怯生生地问:“将军……额家是榆林卫的,额是家里的老三,没地,也没机会补缺当营兵……额要是当兵,真能给饷银?能吃饱饭?”

任勇拍了拍他的肩膀,朗声道:“小兄弟,放心吧!看见没?”他指着身后几个正在领取号衣和新兵安家费(五钱银子)的新兵,“入了营,先发安家费!号衣、兵器、吃食一样不少!只要训练刻苦,打仗勇敢,前途大着呢!”

又有一个中年军户担忧地问:“那……咱们以前是官军,现在投义军,这……这算不算背叛朝廷啊?”

旁边一个显然是老兵的人嗤笑一声:“朝廷?朝廷给过你啥?是让你全家吃饱了,还是给你田地了?”

“侯世禄、尤世威那些官老爷,什么时候正眼瞧过咱们这些穷军户?咱们当兵吃粮,给谁卖命不是卖?至少义军的刘大帅、闯将,是把咱们当人看!”

这话说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对于这些底层军户而言,忠君爱国太过遥远,实实在在的生存和温饱才是第一位的,给朝廷当兵是当,给义军当兵也是当,更何况义军的待遇听起来更好,军官们也更接地气,至少他们没见到有下跪的人,要是在以前的榆林他们见到一个千总都得跪下磕两个再走。

很快,招兵点前排起了长队,不仅有生活无着的年轻余丁,甚至还有一些在之前的守城中幸存下来的营兵,他们脱下破旧的明军号衣,换上义军的服饰,领到了五钱银子的安家费,这些人都不知道除了抢劫,上次从别人手上拿钱是啥时候了。

老张带着几个亲兵(都是在那一百人里面挑的),也在招兵处物色好苗子,补充他第三司的缺额,他看着这些踊跃报名的新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不久前,他们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如今却可能成为并肩作战的兄弟,这世道,真是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