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山河为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说着,山脚下传来呼救声。众人连忙往山下赶,只见一群村民围着一棵倾斜的老槐树焦急万分,树干上的裂缝渗出黑褐色的汁液,树下的菜地都泛着不正常的灰绿:“陆先生快来看看!这树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一早就这样了!” 村民组长急得直跺脚,“菜地里的苗也蔫了,是不是又有煞气了?”

林婉儿的听石符立刻升空,符面映出树根下的景象 —— 并非域外煞气,而是一股郁结的地脉浊气,像是人体气血不畅形成的瘀堵:“不是煞气,是龙脉的‘气结’。” 她松了口气,往树根处撒了把龙息草籽,“血珠说老槐树吸收了太多地脉浊气,一时排不出去,疏通一下就好了。” 草籽落地生根,根系顺着裂缝往树心钻,黑褐色汁液渐渐变淡。

小石按照陆寻教的方法,用桃木剑在树周围画出简易的 “通气阵”,少年虽然动作还有些生疏,但引气的手势已经有了章法。随着阵法启动,老槐树的枝叶轻轻晃动,裂缝中的浊气化作白烟缓缓消散,菜地里的幼苗也渐渐挺直了腰杆:“成了!” 少年兴奋地喊道,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村民们纷纷鼓掌,给少年递上毛巾和水:“小石真厉害!跟陆先生一样有本事!” 组长往陆寻手里塞了袋新摘的野菜,“这都是沾了龙脉的光,有先生和孩子们在,我们心里踏实。” 阳光透过槐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温暖而祥和。

回到驿站时,发现几位来自茅山和少林的访客正在等候。茅山的清风道长已是两鬓斑白,身边跟着几个年轻道士;少林的慧能大师带着武僧,袈裟上的补丁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见到陆寻,两位老者连忙迎上来,脸上满是欣慰:“陆施主果然把守护之责传承得这么好。” 慧能大师双手合十,“这便是天地归一的真谛啊。”

清风道长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上面记录着各地龙脉的最新状况:“这是近十年的龙脉纪要,孩子们把各地的气脉变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他往册子上的红圈处指,“这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节点,有劳陆施主多费心。” 册子的纸页边缘已经磨损,上面的字迹出自不同人之手,显然经过了代代相传。

陆寻接过册子,指尖抚过那些认真的字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他将册子递给小石,“以后这记录的责任就交给你们了,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龙脉,它的每一点变化都值得用心记住。” 少年郑重地接过册子,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傍晚的山谷被夕阳染成金红色,守脉人们在空地上燃起篝火,年轻的在演练阵法,年长的围坐在一起交流心得。王胖子和慧能大师比起了掌法,虽然动作不如当年迅猛,却多了几分沉稳;林婉儿和清风道长看着孩子们练习符咒,时不时指点几句;陆寻则在篝火旁给少年们讲述当年的经历,从昆仑守护到封堵天地缝隙,每一个细节都讲得认真而生动。

“先生,您说以后还会有域外煞气吗?” 小石抱着膝盖问,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旁边的少女也凑了过来,辫子上的红绳在火光中格外显眼。

陆寻望着跳跃的火焰,火焰中仿佛映出当年的烽火岁月:“或许会有,但我们不怕。” 他往篝火里添了根柴,“就像这火焰,只要有人添柴,就永远不会熄灭。守护龙脉的信念也是一样,只要代代相传,再强的煞气也能抵挡。” 共生纹在掌心微微发烫,与远处的龙脉气脉遥相呼应。

林婉儿走过来,将一件连夜缝制的护身符递给小石,符袋里装着龙息草和黄龙玉佩碎片:“这个给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对着它用心念‘山河与共’,龙脉会听到你的呼唤。” 她又给少女递了块听石符碎片,“这个能帮你感知气脉,要好好保管。”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礼物,紧紧握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