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晨打开匣盖,露出里面十二卷羊皮书,每卷封面都绘着不同的兵器图解:改良的马槊杆用陇右白蜡木,枪头弧度参照了后世刺刀;环首刀的刀柄刻着防滑纹,正是冰轮辐条的变形;最醒目的是那幅《方阵战术图》,步兵与火器手的配合阵型,在羊皮纸上用朱砂勾勒得清清楚楚。每一笔,都承载着智慧;每一页,都记录着创新。
“唐先生,给大家讲讲这页。” 秦华指着《骑兵冲锋阵》,图中骑兵分成三角小队,队与队之间留有火器射击的间隙。他的目光,满是期待;他的声音,带着坚定。
亦晨上前,袖中算盘轻响:“诸位请看,传统骑兵冲锋讲究人马一体,但在火器普及的今天,” 他的指尖划过图中骑兵腰间的短铳,“需留出三息时间让火器手齐射。这张图的核心,是让十个骑兵小队形成雁翎阵,既保持冲击力,又能掩护两翼的神机营......” 那算盘声,那讲解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智慧的交响乐。
“荒谬!” 校场外突然传来马蹄声,秦正春的牡丹纹马车冲破风雪,“祖宗传下的骑兵战术,岂是商人用算盘能改的?” 那声音,带着几分傲慢与不屑,仿佛要打破这平静的氛围。
李璇玑手按剑柄,护腕上的缠枝莲纹在雪中泛着冷光:“晋王爷未经传召,擅闯军校重地 ——”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警告,几分威严,宛如出鞘的利剑,直指秦正春。
“本校章程第三条,” 秦华抬手制止,眼中闪过冷光,“凡大夏子民,皆可观摩军校演武。” 他望向秦正春青白的脸色,“王叔若有高见,不妨直说。” 那声音,平静而有力,仿佛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正春盯着点将台上的《方阵战术图》,发现图中骑兵的马镫正是亦晨改良的减震款,与他王府马厩里被调换的款式一模一样。更让他心惊的是,学员甲胄下露出的中衣,绣着的竟是商盟的棉纺标志。这意味着这些青年子弟的衣食,早已被商盟掌控。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而惊恐。
“陛下难道忘了?” 秦正春强作镇定,“骑兵贵在机动,如此分兵结阵,只会缚住健儿的手脚!”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惶急与不安,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
“王叔可知,” 亦晨忽然开口,算盘珠子在掌心碰撞出清脆的节奏,“上个月在居庸关,用此阵型的三百骑兵,比传统冲锋节省三成马力,却多斩获两成敌首。” 他展开商盟战报,“数据在这里,包括马料消耗、兵器损耗,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自信与笃定,仿佛在宣告着胜利的必然。